甲状腺蒂的分型对评估CN0患者手术彻底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2014 CTA第三届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暨第五届腔镜甲状腺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的:探讨甲状腺蒂的分型和不同蒂的处理方式与评估甲状腺全切除彻底性的临床意义. 方法:由一治疗组统一完成手术,手术范式:甲状腺全切除(双侧叶+峡部+椎体叶(至舌骨);常规行双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上至舌骨平面、下界至胸腺、无名动脉,外界至颈总动脉内侧缘,后界至椎前筋膜,内侧界至气管食管侧壁(右侧清除喉返神经后淋巴结)。手术器械:电刀+超声刀。术中原位显露和保护双侧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对不呢保护的下甲状旁腺进行自体胸锁乳突肌内移植。测量甲状腺蒂,分型后随机选用超声刀和传统器械(止血钳钳夹甲状腺蒂及蒂血管→切断→0号丝线结扎)进行甲状腺蒂的处理。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且中央组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进入数据统计和研究。术后给与预防性静脉补钙治疗预防低钙血症发生(10%葡萄糖酸钙30m1+5% GS 250ml,ivgtt,bid),术后给予TSH抑制治疗(L-T4 75-100 μg/d)。术后1月检测甲状腺功能,TG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TG<0.10ng/ml时认为甲状腺切除彻底。统计符合进入研究的例数,根据蒂的分型和不同处理,探讨甲状腺蒂的分型及不同处理对CNO患者甲状腺全切除彻底性的意义。统计喉返神经损伤率。 结果:450例患者中CNO患者300例(66%),长蒂型172例(57.3% ),短蒂型128例(42.7%),超声刀处理126例,其中长蒂型70例(69例TG<0.10ng/ml),短蒂型56例(28例TG<0.10ng/ml);传统方法处理172,其中长蒂型100例(98例TG<0.10ng/ml VS超声刀组P>0.05),短蒂型72例(68例TG<0.10ng/ml VS超声刀组P=0.000))。本组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4例,1例为传统手术组(短蒂型),3例为超声刀组(均为短蒂型)。所有患者2月时声嘶均恢复。 结论:甲状腺蒂的分型在评估甲状腺癌手术彻底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及超声刀处理长蒂型患者的甲状腺蒂均可达到甲状腺全切除的彻底性,而短蒂型甲状腺蒂适合用传统手术方法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清扫颈部Ⅱ~Ⅳ区淋巴结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经胸乳入路内镜下行Ⅱ、Ⅲ和Ⅳ区淋巴结清扫的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对该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平均年龄31.2岁,均为女性,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47岁.全部患者在内镜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患侧Ⅱ, Ⅲ, Ⅳ区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
目的:研究低充气压辅助丝线悬吊行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切开口腔前庭粘膜后,钝性分开正中颈阔肌下通道,缝第一条丝线于领下皮肤与颈部皮肤的交界处,悬吊起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置入观察孔Trocar。充气,二氧化碳压力为4mmHg。进镜观察,直视下穿入主辅操作孔Trocar。然后,在正中线皮肤上缝第二、三条悬吊丝线,用超声刀扩大空间。切开颈白线,在颈外侧经皮缝第四、五条悬吊丝线至
目的:总结利用3D腔镜行胸前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SET)的初步经验.方法:本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应用3D腔镜系统(美国VIKING公司)完成SET手术67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27.9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2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甲状腺腺叶切除6例,甲状腺腺叶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7例,甲状腺(近)全切除加中央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对桥本脑病患者的病理诊断、临床症状作了简要分析。阐述了HE(桥本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生发展与甲状腺功能水平无关,抗甲状腺抗体也不是导致脑病的直接原因。HE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HE患者脑部CT和MRI可以完全正常,也可出现多样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所以桥本脑病是可以继发于甲亢,且对激素敏感,早期应用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患者出现卒中样发作、痴呆及精神症状、痫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通过分析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病症,采用分块切除法治疗该患者。全部胸骨后甲状腺肿均成功切除,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组患者先行阻断视野下易暴露的甲状腺血供,然后采用分块切除法先将视野中的部分甲状腺切除,人为地缩小了甲状腺体积,改善了手术操作空间,使坠入胸骨后的甲状腺能够顺利自胸骨后提出,不仅使困难的甲状腺手术简易化,减少了因操作不便、视野不清所至的副损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其生存率大约为85%~90%.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又为DTC的主要组织学类型,PTC起源于内胚层的滤泡细胞,能够分泌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素.然而与全身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癌相同,原发于甲状腺的神经内分泌癌则较为罕见,其主要组织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稳步增长.由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的甲状腺癌按照病理分型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和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约占80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甲状腺癌的发病增加也以PTC为主,PTC的早期淋巴转移率为50%~80%.除Ⅵ区外,颈侧区转移亦为常见转移位置.若确定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普遍认可的清扫范围为Ⅱ区~Ⅴb区.而在未能确定颈侧区的转移情况时,亦可根据病灶情况行颈侧区选择性清扫,Ⅱ区清扫难度较其他区域更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较高,本研究试图寻找病例临床特征与颈侧Ⅱ区淋巴
目的:本文将对T1/T2期cN0 HT并存PTC患者中央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高危因素进行探讨,从而为选择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398例T1/T2期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同期行中央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桥本病并存乳头状癌组(病例组)及乳头状癌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术前甲功、肿瘤大小分期、中央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case of a 44-year-old man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ho benefited from the thyroid carcinoma vaccine.He who had been operated twice for the thyroid carcinoma with his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