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环境负荷影响指标的研究

来源 :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llwu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建筑钢材、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及木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均是高能耗的产品.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等过程消耗的能量在建筑能耗构成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对我国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CO<,2>排放情况做了调查、计算与分析,确定了主要建筑材料在其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的基准指标,为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评价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和思路.
其他文献
以介绍上海市大连路越江隧道监控系统集成项目成功案例为主线,展开隧道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与国外先进应用技术进行对比,提出隧道监控系统集图像、语音、控制数据于一体化综合监控的概念,为世博会期间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隧道的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给出了实时数据库中数据管理的具体方案,使用三个线程完成监控软件采集、处理及存储数据的功能,在大内存中处理存储实时数据实现了准确及时跟踪智能大厦中设备状态数据的功能.实时数据管理采用时间标识为索引的数据块的存储方式,组态信息数据采用直接定位指针的快速搜索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快速访问,使用数据块加锁方式实现数据共享.整个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智能楼宇监控软件对于数据实时性的
生态建筑作为建筑节能的一个全新设计理念,已逐渐为世界各国重视,并已成为业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削减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是生态建筑能源技术的最终归缩.针对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实验楼,本文介绍了"太阳能供热水、空调、地板采暖、自然通风"复合能量系统的设计及主要部件;同时对已经获取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原理与系统构成,介绍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在照明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其成本及存在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本文探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薄板钢骨住宅一体化问题,介绍了太阳能热水利用现状及薄板钢骨住宅体系的特点,对比了两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区别,对太阳能热水系统与薄板钢骨住宅屋顶结合的构造进行了设计研究,在提出一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总结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的设计原则,并进行了经济及环保效益分析,最后,展望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住宅建筑结合的应用前景.
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背景下,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即人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对环境的反作用力,分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人自身特别是人的意识形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决定力量.通过上海世博会快乐生态规划的案例研究,对人的行为及心理与建筑和场所之间关联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以智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和技术为平台,探求可行的设计方法.
本文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地板辐射采暖房间热环境参数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编制的计算程序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水暖房间在不同的外窗安装高度、围护结构具有不同辐射率等条件下的房间热环境及能耗状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可为更深入研究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提供参考.
本文论述了光电幕墙(屋顶)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计算、安装维护.
本文主要对集中供能系统中热源和热网的集中控制技术及分户计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介绍了系统的控制原理、系统组成及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经验,对设计及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技术部分进行了特别的论述.希望借此机会与各位专家进行探讨,为集中供能系统的优化运行管理以及进一步大面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技术保证和可靠的实际工程经验.
随着现场过程控制设备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用户对系统集成的功能需求不断增长,信息综合服务、全局事件处理和基于Internet的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维护、管理逐渐流行,系统集成需求、应用和技术正朝着基于Web、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一体化集成的方向发展.本文在简要介绍系统集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一种开放的、具有Internet友好性、跨平台的系统集成新技术OPC XML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