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关节镜下腘肌腱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介绍全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和腘肌腱重建技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和后外复合体损伤的临床随访结果。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共1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A型后外复合体损伤的患者入选本研究,进行了全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和后外复合体重建手术,后交叉韧带重建使用同种异体跟腱作为移植物,腘肌腱重建使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作为移植物。术前和术后的膝关节稳定性评估包括膝关节应力像和胫骨外旋试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l,AMC)合并脊柱侧凸的矫形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脊柱后路矫形手术治疗的AMC合并脊柱侧凸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28岁,平均15.1岁.手术策略包括单纯后路脊柱侧凸矫形(32例),一期头颅牵引+二期后路脊柱矫形(8例).对手术前后脊柱冠状面侧弯Cobb角、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伴脊柱侧凸(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形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脊柱畸形来我院就诊的AMC患者49例,男26例,女23 例,年龄4~28 岁(平均15.6±3.9 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 线片上测量脊柱及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1)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
目的 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损,以缓慢发展的膝关节疼痛、僵硬、肥大伴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特点,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膝OA的发病存在着较大的地区、种族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差异,其发病受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江苏高邮农村40岁以上汉族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 了解膝OA的患病率分别在男性
目的 探讨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经后方入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23例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行后路减压、复位,经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8.2岁;损伤节段:胸10~11椎体脱位8例,胸11~12椎体脱位8例,胸12~腰1椎体
目的 探讨成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松质骨螺钉并克氏针张力带、三叶草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术后一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练.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 析.结果 75例均成功手术,按Neer评定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优65例, 良l2例,优良率为82.3%.结论 对于成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采用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
目的 研究胫骨后缘复杂型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分型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9例接受手术的三踝骨折病例,胫骨后缘骨折均为除单纯后踝骨折以外的复杂关节面损伤病例,根据CT上是否合并胫骨远端关节面Die-punch骨折块分为Ⅰ型(无Die-punch骨折块)和Ⅱ型(有Die-punch骨折块,即后Pilon骨折),再根据主要骨折线的走行方向和数量分为三个亚组。统计病例的年龄、性别、创伤解剖、下胫腓前韧带损伤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strategy, method and outcomes of posterior lateral osteotomy (PLO) for correction of severe rigid cervical kyphosis.Materials an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目的:随着人口进入老年化,足踝部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体的负重,足部压力的缓冲,承重和步行都依赖于足踝部的正常生物力学特征。足踝部畸形导致疼痛,活动障碍外,可进一步影响下肢,骨盆,脊柱等力学的正常发挥。通常对足踝部研究多采用传统生物力学测试的手段,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软件的飞速发展,人体也通过各种软件对足踝部的受力进行三维仿真,同时结合步态模拟技术,对足踝部功的受力进行三维仿真,为足踝部疾病的病因,
目的 通过环扎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减压后细胞调亡基因TNF-a的相关变化,探讨TNF-a表达在SCI减压后的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 13周龄、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55~376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5只.A组为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B、C、D组均采用环扎法建立大鼠急性持续静态压迫SCI模型,B、C组分别于术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支架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Ⅵ型复杂骨折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8月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1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0-65岁,平均41.5±10.2岁,外固定组14例,钢板内固定患者17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1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