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京地方志编纂的特点[点评]

来源 :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谭烈飞的《 民国时期北京地方志编纂的特点》一文进行了评价,指出该文条理清楚、内容充实。文章虽论述的是北京事例和特点,实则概括了整个民国时期,具有全国的普遍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作者特辟专条,以日人编纂、敌伪编修、日伪出版及日伪重印等分类客观论述,对今后的方志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对《民国时期日本人所编部分北京方志史料价值举隅》一文进行了点评,指出该文理论严谨、正确,所选择的三部日本人所撰志书具有代表性,《北京志》是一部具有综合性质的北
会议
  长久以来,作为重要的原始文献,地方志对于地方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始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传统三级地方志(省志、市志、县志)之外,新型的方志类型—
无蔓 4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科技人员用无蔓 10号与榆次青皮杂交选育出的杂交一代无蔓南瓜新品种, 1998年 3月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植株
  本文首次对20世纪初至上半叶日本人所编北京方志的基本情况做了考察,并以服部宇之吉《北京志》(1907年)、小柳司气太《白云观志》(附《东岳庙志》,1934年)、多田贞吉《北
  明嘉靖《两淮盐法志》是目前完整保存的最早的一部《两淮盐法志》,其以十二卷的篇幅,概括记载了从上古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的两淮盐业经营状况。本文通过对《两淮盐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