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科院校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ood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是会计教育的核心和目标,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影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要素,进而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一些设想,以期能够构筑一个较为清晰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会计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会计工作和人员规模的扩展和数量的增多刺激了会计专业教育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高等会计教育,尤其是高等会计本科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任。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是会计教育的核心和目标,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笔者立足于工科院校,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试图对工科院校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一些设想,尽可能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作用,以期能构筑一个较为清晰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一、会计本科课程设置应考虑的因素。
  
  1.会计学科的市场定位
  当前,在各类院校已基本普及会计专业的情况下,工科院校的会计专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应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也就是说应适应当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结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脊脉,各地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及国家宏观战略布局,会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布局,而不同的产业结构对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规格具有不同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和优势,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与当地经济密切结合,既要受到当地社会需求的影响,又要适度超前于当地的市场需求,从而引导需求。市场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既有对会计技术人才的需求,又有对能进行会计信息分析的人才需求,还有对具有会计学知识背景的其他管理人才的需求。工科院校应该利用和发展自身的优势,形成并发展有自我特色的会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一方面应体现会计专业的共性,比如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审计作为当前高校会计教育的核心课程已达成广泛共识,那么工科院校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也应体现本校在会计专业上的特性,比如太原理工大学地处内陆省份的山西,为适应能源重化业产业和新兴的旅游产业需要,可以在相关专业课和选修课中有所侧重,比如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开设工程制图、建筑工程概预算、餐饮旅游会计、旅游文化等课程。
   2.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由于各个专业学科的知识量愈来愈大,因此要求受教育的时间不断延长。每一具体课程的内容也不断的加深、加宽和加重,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通常是比较成熟的学科,不成熟的学科通常不能设置课程,有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新知识是以选修课或是专题讲座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即便是这样,当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这些知识很可能已经陈旧了,甚至已经过时了。国外有人统计,一个学生在校学习获得的5%~10%是将来必需的,而90%~95%的知识是在工作以后的不断学习中获得的。因此,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日益激增与会计人员接受信息的时间限度之间存在着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是不在于多,而在于合理,为了顺利的完成会计工作,必须建立与其相应的、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个性所在,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无此专业知识,不可能成为会计人员。但是,现代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这一特征又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专业划分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分工越细,专业越精,专精是需要的,但专精不能孤立,专业越精,发生关系的方面也越多。会计人员的结构好比一座宝塔,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它的下部是应用专业知识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外语、中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哲学、道德修养,甚至是逻辑学和心理学等会计人员所需的基础文化素养和修养,如图1.1
  


   3.会计学生的职业意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观念已经从“教育福利化”转向“教育产业化”,国家或投资者开始关注教育投资的效益,那么高校效益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产品”是否畅销,也就是说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被社会所接受,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就业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发展态势,因此,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培养其职业意识,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尤其是分配范围比较广泛的会计专业,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灌输职业规划意识,进行职业辅导。比如,可以通过开设会计职业规划课程、案例教学、学术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会计工作职业需求状况;了解专业与工作如何结合,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到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指导等,使学生明确方向,树立职业意识,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二、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内容的界定。
  确定课程内容,应考虑以下三点:
  (1)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属于一个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应服务于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考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积累人文领域、社会领域和自然领域的知识,树立职业意识。就相邻学科而言,二十一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变化,要求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知识融为一体,这就需要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主要介绍经济、管理、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会计环境、掌握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贯通各科知识,并用相互联系的观点看待会计问题。就专业课程而言,会计基础课程和会计方向课则主要培养、提高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技能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会计课程实际上是会计作为第二分枝学科的体现,有独立的内容,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应结合新世纪经济、科技发展的动态以及学科的发展趋势确定。
  (3)课程的相互衔接性。尤其是专业方向课,会计学每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有一定灵活性,其内容划分没有统一标准,这就需要保证各门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避免相关内容重复,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2. 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
   (1)一般基础课程内容设计
  一般基础课既要体现会计专业的共性,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在专业上的个性。必修课程内容一般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法律基础、外语、高等数学、网络技术学、文献检索、职业道德、体育。
  说明: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较为普遍。此中原因较多,但是各种形式的失真会计信息都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计行业中,无论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都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虽然会计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改变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的现状。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对职业道德的疏忽造成的,另外,讲授这门课程时,照本宣科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可否把讲授专业课时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嫁接过来,向学生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并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进行独立判断。这样既提高了这门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重视。当然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靠一门课解决,应当在整个的大学教育中向学生灌输和渗透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相关专业课
  相关专业课是指管理学科下各个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通过一些必需的经济管理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今后工作必需的环境。这些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概预算、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税法、投资学、人力资源管理。
  说明:
  人力资源会计中由于对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尚未有定论,因此人力资源会计不宜归入必修课当中,可将其归入会计选修课进行研究和讨论,人力资源管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其理论也基本形成了共识,建议将其归入必修课当中。
  (3)专业基础课:
  初级会计、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说明:
  初级会计学作为会计专业的第一门课程,应该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一全局的了解,具体来说,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以下问题:如何认识会计职能,如何理解实时报告系统下的会计主体,如何看待会计准则对会计方法的规范,应建立什么样的会计模式,理论框架、会计体系,才能正确反映,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会计职业的基本情况、会计的历史和未来、会计的国内与国外情况、会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仅仅限于简单讲解会计核算、业务操作流程等的基本情况。
   (4)会计专业方向课:
  高级会计学、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理论、国际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会计英语、政府及非盈利单位会计。
  说明: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处理。由于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相关的成本性态、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生产经营预算中的成本预算、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与成本会计中的成本分类、成本计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等内容重复,建议是否可以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合并,这样可以优化学科体系,节省教学资源。另外合并后的课程应侧重于企业内部控制与业绩评价体系构建,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具体可包括作业成本法、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平均计算法等
  (5)选修课:
  ①基础课选修课:经济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逻辑学、演讲与辩论、职业规划等。
  ②专业选修课:管理咨询服务、税收筹划、工程原理、餐饮旅游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养老金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会计准则评价等研究会计前沿问题的课程或是政策专题和会计领域内的热门问题。
  对于选修课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但要修够一定的学分。
  (6)论文和实习等课程
  目前由于实习经费较少、实习单位难找等原因,许多学校的实习已经流于形式,而科学的安排实验课程,却可以弥补实习的不足。实验的目的有二:①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②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与此相适应,模拟试验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初级的操作性试验和高级的综合性试验两部分。初级的操作性试验主要结合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教学进度,有选择的开设相应实验内容。高级的综合性试验一般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中型企业会计模拟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并结合税收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金融知识等进行财务分析,这种实验方式也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案例教学”。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综合、全面的训练,即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仍然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加强和完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会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会计专业课程应是一个呈“金字塔”结构排列的开放式的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工作的不断深化,课程体系也会变化,或增加或删减。具体排列如图2.1
  


  参考文献:
  [1].阎达五,2001.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刘长翠. 1998. 21世纪会计学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展望.会计研究.12:45~46
  [3].袁广达.2003.入世后中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 会计研究. 3:53~55
  [4].张俊瑞,刘东霖. 2005.我国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9:75~79
  
  (作者通讯地址: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030600)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小组以燃料乙醇的生产为目标,围绕渗透汽化锅合的乙醇发酵生产中的两个关键过程—乙醇浓缩和乙醇脱水,运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的理论,设计有机无机复合膜结构,开发出高性能
会议
在膜技应用过程中,常常碰到膜通量的衰减问题,成为膜技术被进一步广泛应用的瓶径,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关注。本文对浓差极化和膜污染进行研究。
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分离酸性气体膜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一系列新型含氨基高分子膜材料的合成、复合膜的制备、复合膜的结构和渗透选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有了新的内涵,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并懂得国际经济法律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和知识。为
会议
结合国内外高校实际,从更新教育内容、教学手段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审计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对策。
当前研究生培养问题尤其是硕士生培养期限变为两年之后,如何培养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怎样使两年学制的研究生学制缩短了,但培养质量不缩水,尽量培养出社会欢迎的人才,
根据我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构建了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以ERP为主线,由课程基础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从业资格认证组成的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区在60~70年代,曾对农作物广泛使用有机氯农药,造成土壤、水源、农作物(茶树)中的严重残留.国家于1976年起禁止生产和使用这两种农药.使六六六、DDT残留量逐渐有所下降.但随
本文在对美国教育体制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学生管理体制、中美高校科研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得出中国的教育体制如果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
在社会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是高校培养计划中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全面的会计实验系统也己经刻不容缓。本文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