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2年勘查与发掘简报

来源 :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2012年对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的发掘确认了遗址的大型环壕,明确了该遗址为一处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的龙山期大型聚落。聚落内部有居住区、墓地和手工业遗存。从出土遗物判断,该遗址龙山期遗存属陶寺类型。这些发现为研究晋南地区龙山时期的文化与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
其他文献
为研究空间电场对植物吸收CO2和生长速度的影响,首先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分析了不同空间电场调控营养液栽培的番茄秧吸收CO2气体和HCO3-阴离子的能力,证实了14C—HCO3-是一种受
战国秦汉云贵青铜炊具有釜、双耳锅、甑、鼎和鍪,分属本土、川渝和岭南因素。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本土因素占主导,集中于滇池盆地,川渝因素见于昭鲁及威宁、赫章和黔东北。西
2012年和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云南陆良县薛官堡墓地进行了发掘,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有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玻璃器、漆木器、钱币和铜镜等。墓
能量演化贯穿于岩石变形破坏的全过程,为了探究围压对受载岩石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对红砂岩试样进行6种固定围压下的轴向加、卸载试验,揭示岩石弹性能和耗散能演化及分配
为准确反映硬脆岩石的力学特性并对其卸荷岩爆效应进行合理模拟,从微观层面建立了硬脆岩石的力学模型。首先依据花岗岩岩样的衍射测试确定了模拟岩样的微观结构,其次从能量发
通过La2O3与己内酰胺原位聚合制备改性MC尼龙,研究了未处理的La2O3及偶联剂KH-550处理的La2O3对MC尼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吸水率、收缩率、尺寸稳定性等性能的影
<正>目的:骨纤维发育不良在18F-FDG PET 显像上的表现目前报道较少,有个案报道其 18F-FDG PET 常可以与肿瘤骨转移相混淆。本研究旨在探讨本病在18F-FDG PET 上的表现特点,以
期刊
喜鹊沟遗址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矿遗址。从周边环境、地形地貌以及遗迹形态分析,喜鹊沟遗址是一处为配合采矿活动而存在的季节性遗址,居住者的食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