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te transport into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via pore water exchangeand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woy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提出了空中电场电磁法(Air electr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AEMT),其基本的原理是,通过电容测量地表空中的交变电场,用磁棒观测交变磁场,研究所观测的交变电磁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体的分布特征.通过实例验证,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为了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资料解释,其中正演是的基础,由于AEMT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在近地表测
可控源电磁三维正演是目前电磁数值模拟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早期主要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Newmanet al.,1995;Streich,2009),近年来,有限单元法及有限体积法得到广泛应用(Haber et al.,2000;Badea et al.,2001;Puzyrev et al.,2013).三维正演在电磁数据资料解释中发挥重要作
经过2年的努力,在西北天山-西准噶尔地区约1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采集了99个测点的高质量长周期大地电磁资料.对阻抗和倾子资料进行三维反演,获得了该区深达300km的各向同性电导率模型.以等值面为上界雕刻出地壳上地幔内高导体。该模型沿荷克布塞尔-托里-艾比湖-乌苏-北天山内部发育一弧形(宽度约20-30km)壳幔边界高导带,该带应与晚古生代准噶尔洋(古亚洲洋的一部分)的俯冲消减过程有关,推测为俯冲板块
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法中接收到的电磁场在低频主要表现为电性界面之间的电流传导和几何扩散效应,高频主要为电磁感应效应(Constable,2010).相对于只考虑高频电磁感应效应的传统阻抗视电阻率反演(赵宁等,2016),考虑使用场分量直接反演(翁爱华等,2012)既可充分利用从低频到高频所有的电磁观测数据,让实际观测中发射源位置的选择更加灵活,也增加了可控源电磁观测发射源与频率组合的多样性.因此,为了
高黎贡山斜向碰撞造山带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的横断山脉南段,是腾冲地块和保山地块的接触带,同时是我国三江地区晚燕山期—喜山期最重要的斜向碰撞造山带之一.因此,不少学者对该区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在深部地球物理特别是电性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对高黎贡山斜向碰撞造山带及邻区深部电性结构样式的认识还不够十分清楚,为此实施了盈江芒章—镇康流水(L3)和腾冲马站—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和反演技术的突破,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在近几年逐渐被推广应用于实际资料的解释.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三维反演程序Siripunvaraporn等的基于三维数据空间算法的WSINV程序和Egbert等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法的ModEM程序.本文基于软件设计的C/S架构模式,在PC端Windows环境下研发了一个能够快速实现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操作的可视化客户端软件-toPeak。t
正则化因子作为数据目标函数和模型约束目标函数的平衡系数,决定着数据处理结果的优劣(Tikhonov,1977).若正则化因子过小则得到的结果主要拟合观测数据,若正则化因子过大则得到的结果会过于光滑从而造成数据的真实性降低.本文经过数值模拟发现,L曲线的形状与噪声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且通过将L曲线由离散的数据点表示发现,在L曲线的数据点分布最密的位置对应着最优的正则化因子,而其数据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
会议
会议
中国华南的扬子台地保存着较为连续的埃迪卡拉系地层,其也是全球研究新元古代地球历史的关键地区之一.在本次研究当中,基于取自华南王集地区的埃迪卡拉系岩心钻孔,共分析测试701个高分辨率的碳同位素数据以及701个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数据.在该钻孔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地层中,有3次碳同位素负偏移与富磷沉积段密切相关。碳同位素负偏移与磷沉积的藕合关系可能指示了埃迪卡拉纪海洋碳循环和磷循环的相互作用。多次间歇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