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潭美”(2013)的移动路径和降水诊断分析

来源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wujduu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数值模式预报资料等,针对台风"潭美"(2013)登陆后的移动路径变化和强降水特征,从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场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移动的路径与副高变化有关,登陆后前13小时由于受副高南缘的偏东南气流影响,其中心向西北值西方向移动,进入江西后受副高阻挡逐渐转为偏西、西南偏西的方向,因此强大的副高是影响"潭美"路径的重要原因.(2)"潭美"登陆后中心附近的风速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结构,随着其向偏西方向移动,大风速区呈逆时针旋转,东风分量比西风分量大,这种风场结构中不对称的强风速区转移推动了台风路径的变化,使西北移动的路径逐渐转向为西行和西南行.u分量差与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雷达反射率因子(R)的强弱以及回波顶(ET)的高度是造成强降水的直接因素.1h降水量(OHP)产品与雷达反射率以及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VIL)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南昌多普勒雷达产品1小、时降水量(OHP)与实际降水落区有较好的对应,但其量级要比实际降水量明显偏小,平均在50%左右.(4)暴雨强度能从水汽通量散度上反映出来,水汽通量散度越大,暴雨越强.强降水过程的产生与来自西南的水汽输送带密切相关.江西中部大范围上升运动区的出现和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机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存在是强降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是最为常用的结构形式.钢结构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把好工程质量关,并对施工进度进行节点控制,以此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文中
北京市五建在北京施工“发展大厦”地下热力站时,采用“开口沉箱”施工法,将一座五层楼高的钢筋混凝土箱沉入17m深的地下获得成功。这与传统施工相比,节约投资15万元,工期提
出巫溪老县城,溯河而上,车程10公里之处,有板壁屋、砖石房等老房子散落于河岸之上,这里便是被当地人称为“七里半边街”的宁厂古镇。远远望去,宁厂古镇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
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预制装配式结构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工程难度,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目前,地下工程领域开始广泛运用预制装配式结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在飞速发展,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培育工匠精神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本文利用这四个极化参数加上环境温度T作为五个输入参量,建立了降水粒子相态模糊逻辑识别算法,识别的降水粒子有10种:毛毛雨、雨、湿霰、干霰、小雹、大雹、雨加雹、湿雪、干
本文通过对在估算区域降水量方面广泛使用的"Z-I关系最优化处理法"进行的深入解剖分析,发现了使用该处理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其"判别函数"得来的推理基础不够牢固,于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各种政策的发布和实施,对医院的各种业务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了许多子系统,数据的处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繁琐.在这样的情况下,之前传统的软件或
为更好地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高广大妇女身心健康,我们对北京市1994~1996年15~60岁以下女性死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了解女性死因情况,制定相应措施,降低死亡率。1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自
本文基于有限元、矩量法以及离散偶板子近似理论对球形冰晶粒子的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考虑到卷云中常见的粒子为六角棱柱以及六角平扳,故利用基于有限元的HFSS软件以及基于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