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的肺功能指标设计及判读

来源 :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7-201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胸科学会(ATS)对综合肺康复的最新定义为:肺康复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综合多学科内容,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干预方案.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改善其呼吸功能、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耐力和促进疾病趋于稳定.肺康复包括肺功能康复、运动能力康复、心理行为康复以及回归家庭社会的康复等诸多方面,以改善患者整体功能.肺康复医疗可被认为是临床治疗的延续,是有效治疗慢性严重肺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肺康复医疗不仅是治疗,也是对肺疾病的积极主动预防。肺康复医疗的主要目标:①缓解或控制呼吸疾病的急性症状及并发症;②消除疾病遗留的功能障碍和心理影响,开展积极的呼吸和运动锻炼,挖掘呼吸功能潜力;③教育患者如何争取日常生活中的最大活动量,提高其运动和活动耐力,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住院风险。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以持续性气流受限并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危害重大、医疗负担沉重.我国两项最新发表的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分别高达13.7%和13.6%[1-2].因此,科学认识、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及有效、经济和规范的药物治疗是临床上面临的一项重大和艰巨的挑战.随着对慢阻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针对新靶点、新机制的治疗药物的研发或对老药物新用途的
术前肺功能检测是评估外科(特别是胸外科)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方法,旨在评估患者呼吸系统基本状态、手术风险及其程度,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以期降低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