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下营坊地区富碱侵入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富碱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初步探讨富碱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富碱侵入岩一般产于碰撞后、裂谷或者板内伸展构造背景,同时考虑到霞石角闪正长岩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的特性,表明下营坊地区在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进入碰撞后的伸展背景,暗示该地区碰撞造山活动趋于结束。
其他文献
通过查证土壤重采样与原土壤样分析数据对比、异常查证岩石样与原土壤样分析数据对比,排除假异常,确定由TR11-03、TR14-40、TR16-18异常为工作中心,重点通过对该区域采集蚀变样寻找异常源。通过蚀变样采集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蚀变点。
由于胶东金矿的控矿断裂宽度规模较小,随着埋深的增加,在地表产生的响应更弱,如何提取控矿构造信息,是深部找矿突破的关键,也是加速深部金矿资源探查和开发,提高深部找矿能力是确保本地区经济和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选择焦家、三山岛和招平断裂的典型地段,开展了重磁、三维直流电法、大地电磁、反射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的探测试验,对比了各方法的探测能力,总结了胶东金矿深部找矿的地球物理勘查流程。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锡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分布有3个重点工作区,即八乡-金坑铜锡多金属矿、长埔-吉水门锡多金属矿、塌山-尖吉山锡多金属矿重点工作区,己发现的金坑、长埔、梅陇、吉水门、塌山矿床均达中型规模,区内尚分布有淘锡湖锡矿等50多个小型矿床及矿点,本文总结了整装勘查区矿床地质并根据成矿地质作用,侧重点对前两个重点工作区矿床成因类型进行归纳,建立了成矿模式,以期对该区进一步的勘查找矿,提供参考
1967年广东省地质局704队最早对矿区文光岭含铅石英脉和朝其塘含铜石英脉做了初步评价,1981年冶金工业部广东冶金地质九四○队对区内朝其塘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评价,提交了《广东省阳春县朝其塘岩体初步评价报告》,报告认为该地区成矿阶段可能是多期次形成,存在寻找斑岩锡-钼矿的可能性;截止2011年,矿区找矿工作未能取得进展.2011~2013年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在矿区所在范围圈定
本文以这3个典型的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区为例,简介它们的成矿地质特征,并通过对比评析以往其他海底资源量计算方法,分析适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推荐了适合在当今技术条件下使用的深海矿产储量计算方法.
下营坊金矿位于河北省平泉与宽城两县交界处,北距平泉县城30km,有252省道从矿区西部通过.是一个以金为主,伴生银的大型金矿,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31t.根据元古界与太古界的层间滑脱构造带上盘次级裂隙控矿,且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岩浆期后热液等认识,结合矿区物化探异常特征,认为龙须门火山岩盆地北缘直至下金宝岩体之间的元古界地层覆盖区之下是今后寻找隐伏金矿的有利部位。
如何将地球化学理论研究与矿产勘查实践密切结合,运用相关地球化学手段有针对性来解决勘查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地质问题或难题,应该是理论研究者或生产一线地质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介绍笔者运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手段,解决粤北诸广澜河地区铀矿勘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地质疑难问题的一次尝试,指出南北向硅质脉、22号矿点深部含铀硅质脉和201矿床含矿硅质脉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与牛澜断裂带之硅质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大地电磁场数据处理(静位移校正)和三维反演解释的综合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普通PC上完美运行,基本没有硬件要求,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通过三维模型示例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该算法支持全域数据采集空间(地下、地表、海底等),是综合勘探发展的重要技术。
广西西大明山多金属矿集区是广西省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在区内凤凰山大型银矿的基础上,新发现了弄屯大型Pb-Zn矿床,罗维中型Zn-W多金属矿床等多处找矿成果,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前人对该区内的几个矿床分别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但总体而言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本文在结合野外工作的基础上,从数学地质的角度,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该地区的成矿元素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其数据本身特征划分成矿元素组合,
白鑫滩辉长岩体4件样品具有一致变化趋势,Pt/Y与Pd/Cr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在硫不饱和条件下,由于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使得残余岩浆Pd/Cr比值升高,且Pt/Y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在硫饱和条件下,硫化物熔离使得残余相中Pd和Pt含量显著降低,Pd/Cr和Pt/Y比值迅速下降而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笔者认为白鑫滩铜镍矿辉长岩体经历了硫化物饱和过程。对于岩浆型Ni-Cu-PGE硫化物矿床来说,其岩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