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创伤性髌骨不稳

来源 :第四届上海国际关节镜与运动医学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在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中的应用和疗效,观察关节镜在该手术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2000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23例创伤性髌骨不稳患者,男7例,女16例,年龄16~33岁(平均23.6岁),术前脱位次数3~7次。所有患者在第一次脱位时均有外伤史。术中先进行关节镜检查,评估髌骨轨迹和膝关节屈伸中髌股关节的动态匹配关系,同时观察内侧支持带损伤的部位,以决定重建手术的方式。重建过程中通过关节镜监视,确认髌骨活动轨迹和髌股关节动态匹配关系得到重建。对于髌骨外侧支持带明显紧张者同时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患侧下肢支具伸膝位固定三周,三周后开始患膝活动度训练,6周后佩戴支具下地行走,12周后逐步恢复运动。随访24~38个月(平均28.8个月),根据Larsen结果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髌骨稳定均获得重建,随访期内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根据Larsen结果评分,优18例,良5例。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对于创伤性髌骨不稳具有良好的疗效,关节镜是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镜下评估保证了重建手术的成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CR系统在颈椎病中的应用及颈椎珞径线测量的意义.从而提高对CR系统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最佳影像信息.方法:采用日本富士CR系统,通过CR系统的强大影像后处理功能(如:谐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减影处理、局部放大、直接测量、边缘增强等),并结合60例典型病例分析.结果:分别以椎体皮质、骨小梁、椎间隙和周围软组织等结构,采用传统的X线屏/胶组合系统与CR系统摄影对照观察.CR系统的曝光剂量明显低
会议
会议
本文首先介绍细胞周期的概念,再介绍细胞周期时相和细胞周期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以及细胞周期的驱动机制和监控机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自发明超声穿刺探头后,介入超声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是作者开展经皮导向穿刺腹部肿块的总结报告.
会议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4年3月间对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3侧膝关节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中多入路清扫全关节滑膜,清理关节腔。结果:32例患者在术后平均31个月时接受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40.6分,术后平均75.4分;HAQ评分术前平均11.6分,术后平均9.5分。血沉(ESR)术前平均31.2mm/hr,术后平均17
研究背景:骨骼肌运动损伤非常常见,至今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容易复发。本文前期的动物实验已经发现中药黄芪丹参注射液有促进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表达,骨髂肌修复和肌力恢复的作用。目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观察黄芪丹参注射液对运动员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实际促进作用。材料和方法:2004年5月-2005年11月期间,共有41名骨骼肌损伤运动员在三家运动诊所,经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以压痛、运动恢复程度和是否复发,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黄芪注射液组,自然愈合组,正常组,其中黄芪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中的72只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钝挫伤,于伤后第14,21,28,35,42,56天,分别测试双侧腓肠肌的断裂强度和拉伸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断裂强度方面: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黄芪组明显早于自
目的:边缘对合缝合技术用于巨大肩袖撕裂修补以缩小裂口,减低肩袖止点缝合张力。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边缘对合缝合技术对肩袖修补强度的影响,并决定哪种方法在力学上更加优越。方法:18个袋鼠肩关节标本被分成三个实验组,每组6例(n=6),模拟人的巨大肩袖撕裂复制出从冈上肌腱在肱骨大结节附着点的全层缺损10mmx15mm。采用三种不同缝合技术进行肩袖撕裂修补:单独采用Mitek带线锚钉技术(组1),单独采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