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合成材料在大连大窑湾新港出港公路加固补强中的应用

来源 :全国第五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连港大窑湾新港区一期工程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大连技术经济开发区的大窑湾硫璃砣子和乱柴沟之间.港区主要分布地层有:震旦系石灰岩和泥质板岩,第四纪更新世洪坡积黄色砂卵碎石及老粘土层.多年平均气温10.2℃(极端最高35.3℃,最低-21.1℃),多年平均降雨量658.3毫米,最大冻结深度0.93米(一般为0.5~0.7米),地下水一般在地表下2~5米. 出港公路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沥青稳定碎石(6cm),灰土碎石(10~15cm),山皮石(25cm),土基(亚粘土层).沿路分布的路基土层(1、2、3号)和回填土料(4、5、6号)的有关土工试验数据见表1.1992年随着新建泊位的陆续启用,集疏货运量和车流量日增,出港公路路面已出现了纵、横裂缝多处和某些车辙、波浪、凹陷、鼓包等病害,弯沉平均值已达到1.116mm.但如果按港外公路设计标准(二级):允许弯沉值为0.604mm,计算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按汽-20,挂车-100计算荷载,则相应路面结构应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n),贯人式沥青碎石(6cm),灰土碎石(25cm,级配),碎石(20cm),土基.可见原路面结构还存在厚度(基层)不足,强度不够等缺陷.但如果将它按二级公路标准翻挖重修或增铺6cm沥青贯人碎石再加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均不仅费用较大,时间也长,对进出港货运影响很大.经过咨询和了解,决定先在原公路取两段进行加固补强方案试验.如可行就可以全路段推广采用.本文探讨了半刚性基层柔性沥青面层病害机理和加固补强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对加筋垫层的"深基础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选用土工格栅加筋垫层处理软弱闸基
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五十年代初期,据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资料表明,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000-5000/10万,死亡率在200/10万以上.
会议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加筋土技术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今回首,的确令人鼓舞,加筋土博士论文层出不穷,加筋土工程遍布公路、铁路、水利、水运、市政等各个领域,不仅产生了显著
会议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十年来最大一次寒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1~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0.3%。由于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有一座加筋土高挡墙在运营不长时间就破坏了,其中加筋材料为柔性的,而与此相类似的另一座加筋土高挡墙,其加筋材料为非柔性的,该工程从1994年竣工以来,
自1963年加筋土技术问世以来,对加筋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加筋材料,如钢筋混凝土串联块筋带,钢筋混凝土楔形拉筋,钢筋混凝土(煤矸石)网格式筋带,这些筋带最
会议
太原东山过境高速公路,北起阳曲镇,南至武宿,全长25.727公里,沿线均由黄土覆盖,为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4)和上更新(Q3)的黄土,并具有湿陷性. 由于东山洪水的冲刷与地表水的渗
会议
塑料土工网是低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经连续挤压而成网眼状的产品.该材料其纵向、横向强度均匀,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有很好的耐久、化学稳定、耐候、耐腐蚀等特性.
会议
加筋土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涉及的对象和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属于岩土力学的范畴.岩土力学中求解稳定问题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极限平衡方法,这种方法是根
会议
铁路路基基床承受歹车和轨道荷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床变形是路基的主要病害之一,它能严重破坏线路的稳固性,影响线路的质量和行车速度,加重线路的维修养护任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