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输水工程防洪风险问题的研究

来源 :2005年新世纪水利工程科技前沿(院士)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中这样长距离输水工程的防洪风险问题一直是涉及输水安全的争论焦点。本文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风险组合模型,给出整个输水工程防洪风险的估算方法,并以河北省段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的防洪风险大约为三十年一遇,其输水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这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论证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鉴于近年来国内所发生的多次大地震中都有为数不少的土石坝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以及目前针对土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标准尚未定型等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土石坝的地震震害与地震
在给定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坝混凝土的动强度特性是当前重大混凝土坝工程抗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由作者负责、分别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西安理
会议
本文分析武汉市 1949~ 1998年 5 0年流脑疫情资料 ,根据流脑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适时调整预防措施及策略。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资料来源 武汉市 1949~ 1998年疫情资料。
依据区域水资源现状和历史水文资料,阐述了天津地区进行汛期洪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洪水资源利用所涉及的问题,包括蓄滞洪区蓄水调度、蓄水评价、蓄水过程动态模拟、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是一种新型江河护岸工程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淤滩固脚护岸的可行性,以及透水框架布设方式、结构尺寸对减速落淤的影响。在室内试
本文通过分析自然资源的属性与流域泥沙的性质,认为流域泥沙具有自然资源的有效性、可控性和稀缺性等属性,表明流域泥沙具有资源性;当满足技术和社会等条件时,流域泥沙是可以资源
会议
当青藏高原隆升后在重力与南北向挤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一些近南北向的张性断裂带横穿青藏高原到阿拉善,沿着这些张性断裂带分布着很多湖泊、断陷盆地、地热田与温泉。同位
会议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
会议
1961年3月生,1982年毕业于江西师院南昌分院英语专业,1995年取得江西省教育学院英语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高三年级英语教师,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学一门外
黄河泥沙数学模型是同泥沙学科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且难度最大的课题之一。本文论述了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展望,认为河流泥沙运动理论实质性的深化及对黄河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