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磷酸镍VSB-5在聚丙烯膨胀阻燃复合材料中的协效性研究

来源 :第一届亚澳火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y63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水热法合成多孔磷酸镍VSB-5,并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膨胀阻燃剂(IFR)/VSB-5膨胀阻燃复合材料.其中膨胀阻燃剂由硅包裹聚磷酸铵(Si-MCAPP)和大分子成炭剂CFA组成.利用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UL-94测试,热重分析仪(TGA)研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与热稳定性.研究发现,在添加剂总量保持25wt%的情况下,含有1.5wt%VSB-5的阻燃PP复合材料LOI最高达到34.9,其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至780W/g.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燃烧后炭层表面形貌,发现加入适量VSB-5可以使炭层表面更加致密.研究结果表明VSB-5的添加可提高膨胀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阻燃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中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钴铝双氢氧化物,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其进行了有机化改性.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聚丙烯/氢氧化镁+红磷/钴铝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PP/MH+RP/CoAl-LDH).比较PP/MH+RP和PP/MH+RP/CoAl-LDH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发现,CoAl-LDH的加入能增加PP/MH+R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且能有效的消除燃烧过程中的滴落现象到达V0阻燃级别,同时能减
本文采用大尺度火灾测试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防火分隔构造的聚氨酯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带有空腔的保温装饰一体化外保温系统,防火分隔构造对于系统的防火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对外部热流加热情况下聚合物的热降解过程中的表面和深度吸收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文献中最常用到的表面和深度两种热流吸收模式,本文建立了一个一维的数值模型来研究这两种模式各自的适用性.文章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这三种聚合物进行模拟.对两种吸收模式不同百分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可靠性通过与之前发表的实验数据相比较进行验证
本文通过一步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阻燃型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选用了能溶解于苯乙烯单体的磷酸三苯酯(TPP)和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两种阻燃剂制备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应用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TPP和BDP通过悬浮聚合进入到聚苯乙烯树脂粒子中.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到TPP和BDP阻燃剂是以纳米级均匀分散于在聚苯乙烯树脂粒子中.由于TPP和BDP的加入,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的分子量小幅降
以苯酚、甲醛及硼酸为原料,双催化聚合得到高邻位硼酚醛树脂,经熔融纺丝制得初生纤维,然后在甲醛、盐酸水溶液中缓慢升温固化,在N2气氛中240℃热固化,获得高邻位硼酚醛纤维.利用TG表明硼酸的加入增加了酚醛纤维的残炭率,热固化后,纤维结构均一化,韧性增加.通过与硼酸共聚及纤维热固化增加了纤维的热性能,解决了高邻位酚醛纤维固化不均匀,力学性能差的问题,同时依旧保持了酚醛的自阻燃特性.
一个高度有效的石墨状氮化碳(g-C3N4)/酸化多壁碳纳米管(aMWCNT)双层体系沉积到聚苯乙烯(PS)微球上以期减少聚苯乙烯的火灾危险性.聚苯乙烯微球允许该双层体系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沉积到它的表面.结构与形貌分析揭示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石墨状氮化碳/酸化多壁碳纳米管自组装体系.相较于二元自组装体系,三元自组装体系明显增强了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如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分别降低了约45%和4
本文采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A),实时傅立叶红外光谱(RT-FTIR)和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联机技术,研究双氢氧化物(LDHs)纳米片层对聚苯乙烯(P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两步种子生长技术的乳液聚合所制备的PS/LDH-C12纳米复合材料中,月桂酸改性的LDH-C12在微球形的PS中均匀分散.PS/LDH-C12的降解中点温度比PS高17℃,PS/LDH-C12的
将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与一种新型带有三嗪基团的成炭剂(LTCA)复配添加到尼龙6材料中,探究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对尼龙6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仪、水平垂直燃烧仪和锥形量热仪来测试尼龙6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阻燃剂的总添加量为16%时,LTCA和ADP复配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1.3%,高于单独添加单一阻燃剂的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值,垂直燃烧也通过了UL94V-
本文制备了一种新型木质素基阻燃剂(MPLIG),并用于制备P(3,4)HB/MPLIG阻燃复合材料.利用FTIR、XPS、TG、MCC及流变仪等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MCC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MPLIG的添加量的增加,P(3,4)HB/MPLIG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显著降低.TG-IR分析结果显示添加一定量的MPLIG不仅能降低可燃性组分的生成,而且能增加不可燃CO2气
本文探讨磷酸钠作为添加剂被引入煤中对煤低中温氧化过程的影响.热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钠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煤的热氧化历程,减缓煤低中温氧化速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磷酸钠的存在主要影响了羟基的热解过程,促进其向醚键的转化,从而抑制了煤的进一步氧化及热解,提高了体系的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