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显微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实践及效果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手术室自2011年1月起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法将显微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使手显微器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取得了满意效果。文章从物品、人员、管理因素探讨了显微器传统处理出现的问题,介绍了持续质量改进法的具体实践:成立质量小组,购买显微器械配成固定器械包,派高年资护士进修培训,建立图册,配备盛装显微器械网栏,制作警示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人选标准:A清醒、有听力和表达能力,在观察期间不用镇静剂和抗焦虑抑郁药。B在全麻下行LC且同意参与本实验得患者,男女不限。C除中转开腹者。D排除文盲、老年性痴呆、精神疾病等不适合作调查的患者。选择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增加背景音乐干预,其余治疗护理均相同,临床观察
本文从穿刺机会和穿刺部位介绍了神经外科手术病人建立的大流量静脉通道,并就此提出了作者的观点:1、充分利用既有通道避免清醒状态下穿刺;2、应具备熟练技能在麻醉诱导后最短时间内穿刺成功;3、穿刺成功后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保持静脉通道耐久与通畅;4、穿刺部位的选择。
本文笔者调查2011年5-10月某大医院600例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用抗生素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了手术室预防应用抗生素的干预措施和用药安全。
当术中麻醉方法采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时,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采用舒适护理的干预,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分节点、分步骤的护理,通过100例病人的实践表明: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及恐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骨肿瘤保肢手术过程中无瘤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对有效防止痛细胞医源性扩散,延长肿瘤患者的手术后生存率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是骨肿瘤患者保肢手术的关键。同时在施行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和管理者,必须增强无瘤操作观念,熟悉无瘤操作内容,认真执行无瘤操作技术,并对术者在无瘤操作的整个手术过程中起到监督与促进作用。
本文从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专科小组管理和贵重仪器设备的手术全程管理两方面介绍了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通过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手术室先进的医疗设备得到了科学的管理和保养,达到了优质,低耗、高效的目的。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水平。
目的:对老年患者手术全过程进行护理,保证老年患者手术达到理想效果。方法: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舒适护理法,按照着装整齐,态度温和,动作轻柔娴熟,适当使用肢体语言的要领实行护理。结果: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本组病人术后随访:(1)以问卷调查形式,病人满意度达到100%;(2)特殊体位手术未发生压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局部血循环瘀滞;(3)没有出现明显的由于心理因素引发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结论:将舒适护
青光眼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众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青光眼的分类和预防的相关知识,重点探讨了从术前到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以及进行健康指导与出院指导的方法。
目的:为了消除和减轻混合痔手术患者对手术的过多顾虑和过度的应激反应,本研究利用舒适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3月到2011年12月来我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领18~75岁,平均年龄(51.6±6.1)岁。均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无手术治疗的禁忌症。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基本
笔者针对手术室接送患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患者的安全角度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加强了安全防护综合措施,建立术前等候室,缩短连台之间接送病人的时间,提高了手术室整体工作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术前等候室设置在洁净走廊的中间部位,紧邻中心控制室(中心控制室与转床间相邻)。其两侧墙壁上设置有治疗带,上面有氧气、空气、氮气、负压吸引的插孔,吸氧及负压吸引装置处于备用状态。天棚设置静点滑道。术前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