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距离换位牵张放线施工工艺在宁德-南平500 kV线路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超高压送变电施工技术信息网第十四届全网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超长距离换位牵张放线施工工艺在宁德-南平500kV I回线路工程中的实施情况。该工艺的要点是:在两端的牵张场同时布置牵张设备,在中间选择1个耐张塔作为过渡塔进行换位牵引施工。实施效果:保证了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费用。
其他文献
轧制复合技术是一种高效、简单的制备复层材料的方法。它是靠轧制压力将不同种类的金属结合到一起,然后通过退火等工艺手段使不同金属原子进行扩散,形成紧密结合的界面。本次实验采用轧制复合技术制备的铜/铝复层板在经过300℃下保温1小时的退火处理后,铜/铝界面的结合强度和与复层板的弯曲性能达到了峰值结果。中间相是导致铜/铝界面开裂的主要因素。退火有助于铜/铝原子的互扩散,形成固溶区,提高界面结合强度,同时降
溢洪道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在水库工程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中小型溢洪道常出现的问题,从资料收集、规划布局、水利计算及结构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介绍,从而保证工程安全经济可行。
文章结合宁武高速公路某段公路水工隧洞实例,建立了一个掌子面前方岩体超前预报模型,并确定了掌子面前方岩体雷达图像系数,掌子面前方岩体条件系数和水工隧洞内地质观测分析系数为该模型的三个预报判据。利用贴近度原则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判据的评价指标值,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预报结果,并与稳定程度指标集进行比较,确定预报结论。预报结果与实际吻合得较好,证明该模型是可靠的。
阐述施工过程蠕变伸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定量分析大截面导线张力放线子导线分次展放蠕变差异对线间弧垂差的影响,并简述如何根据影响情况制定工艺处理措施,为使用较小牵张设备,分次展放大截面多分裂导线提供理论支持。
±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采用6分裂630mm大截面导线,经分析比较,采用“一牵4”+“一牵2”同步展放方式经济合理,但每相需挂2个导线放线滑车。本文详尽阐述利用导线六联板作滑车挂点的双滑车悬挂新方式。
分析青藏±4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多年冻土的特性、分布,冻土基础施工的特点及难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的交流输电工程,其首创性决定了建设质量控制技术复杂、质量管理难度加大。因此,建设管理单位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对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益化管理,实现了质量管理思路和方式的重要突破,圆满完成了工程一次成优的建设目标。
西宁至格尔木750kV输变电工程施工中,采用拖泵从山底直接输送混凝土到山顶进行基础浇筑的施工方法,在保证基础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基础施工的进度。
以500kV同塔四回路西江大跨越工程跨越塔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通过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裂缝控制的热工计算,相应制定了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入模温度控制、整体分层浇筑、“内散外蓄”综合养护等温控技术措施,科学有效地指导施工,对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有害裂缝的产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国内电网建设的发展,在部分浅海、盐池等地质恶劣地区线路施工日益增多,由于路径等种种因素,会在有水区域采用大开挖现浇基础,在500 kV黄骅电厂-沧东输电线路工程中,成功采用围堰施工方式对基础进行了施工,为类似地区的围堰施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