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律咨询在新馆建设、服务中的作用

来源 :2018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区域,往往也是一个人口相对密集的环境,法律事项涉及面也比较广。有许多突发事件也需法律顾间给予意见。如读者在公共图书馆内摔倒,需要工作人员送往医院、通知家属、做好慰问工作。职工家属解除婚姻关系或离退休人员去世后所涉及的财产信息证明的是否提供。其他人事招聘、解聘的人事法律关系等,都会让法律顾问从法律专业和本馆实际出发提供参考意见,让决策者妥善处理。
其他文献
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公共图书馆的专门法律,它既是对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总结肯定和未来指导,也是对过去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的反思.回顾湖北省图书馆(以下简称“鄂图”)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既是对前代图书馆人筚路蓝缕、矢志继承、奋发开拓精神的缅怀,也由此对《公共图书馆法》的伟大价值进行解释说明,对我国现阶段图书馆法制建设也有警醒作用.
科普阅读推广,即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人们阅读科普读物而开展的相关活动.它是阅读推广的一种特殊形式,推广的内容针对的是科普读物.同时也可以认为它是科普推广工作的组成部分.通过科普阅读推广,一方面促进读者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读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提高读者的科学素养.高校在科普阅读推广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目前,高校图书馆关于阅读推广的研究以及活动较多,但是关于科普阅读
近十年来,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行业与行业的融合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儿,跨界合作已然被视作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常态.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下称《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实行,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思维的席卷和《公共图书馆法》的保障下,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涉足跨界寻求融合将成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可回避的趋势,在未来的道路中将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射于跨界融合之中,并
科技飞速发展带来了互联网云信息的全球覆盖,便捷、多元的信息网提供给人们海量信息.在此背景下,图书馆早已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单一渠道.因此,除了抓紧文献资源建设以后,提供品类丰富的读者活动,开展文化服务、交流中心,成为公共图书员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品牌与创新则是图书馆读者活动服务的重要着力点.笔者立足图书馆品牌服务的重要性与意义,重点介绍湖北省图书馆英语沙龙品牌活动的特点,对该活动丰富的实践经验加
当代图书管理员应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积极的开拓思想,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磨炼的过程,提升自己的过程,积累经验的过程。朝着目标努力争取做一位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馆里人才。树立以馆为家,让读者有宾至如归的感受,让大家一起提高社会文化科学知识修养,为图书馆的事业发展,付出一份力,不断进取。用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理念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才可成为符合当代高速发展社会中优秀的图书管理员。
做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最主要是为了充分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缩短其与先进地区文化发展的差距,全面普及共享先进文化资源,从而达到促进全民素质提升,推动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目的.从这一点而言,其实是与公共图书馆大力推行的服务“社会化、均等化、便捷化”的理念高度契合的.所以,公共图书馆积极投入到“精准扶贫”事业中应该是责无旁贷、当仁不让的事实.然而现实中,业余生活匮乏,不良嗜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图书馆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和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行为模式.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及其员工在图书馆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全体意识,制度规范以及行为准则.
最近几年,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除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商业发展以及科学进步等方面也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在2015年,我国的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用于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代表了政府部门促进互联网发展的态度,促进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行业有效的结合.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也表明了大数据时代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能够有效促进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为了追求快速、简单,很多人都选择了手机阅读器、电视、杂志等方法进行阅读,基层图书馆的资源和硬件环境都相对落后,使得大量读者流失.一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在对基层图书馆服务
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国际组织,例如各级政府、银行、中央气象台等.他们在履行公共职责过程中生产、收集、掌握了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广泛的公共利用价值.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00多亿元.这说明,信息的社会性消费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