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中美住培接轨方案的设计和实践

来源 :2016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委办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省是国内最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省份之一,2010年以后进入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自2012年起,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岗位聘用和晋升、聘任主治医师的必备条件.提出要按照ACGME的要求建立组织框架,成立医院继续教育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设立机构主管、协调员、管理员等。明确各级人员职依据我国培训内容和标准,采用ACGME阶梯式里程碑为核心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方案,强调带教及学员考核评价,加强带教师资建设,加强医院相关保障,训练临床带教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患者贴敷处出现的水疱特点,探讨水疱与接触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后出现水疱并同意行皮损处皮肤活检的9例患者,观察其贴敷处水疱的临床表现及皮肤病理学特点.结果:贴敷处水疱的临床表现为:接触药贴局部皮肤感觉以瘙痒为主,或伴刺痛感;可见单个大水疱或成簇小水疱,基底部可见红斑、丘疹.水疱内液体光镜下可见大量白细胞,水疱液瑞氏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NEU)、嗜酸
针灸的双向调节效应理论自古就有大量记载,其临床疗效的肯定加速了学者们探求双向调节产生机制的进程.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双向调节效应的产生,有赖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这一网络基础的综合作用下,再结合机体的机能状态,针刺手法,腧穴的特异性,腧穴间的配伍等各影响因素,最终产生相反的效应.
双向调节理论在中医学中越来越多体现,主要集中探讨中药和针灸对于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从理论与临床两方面阐述,其中更多的是对中药双向调节的探讨,针灸多探讨肠道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针灸对机体内其他的作用机制有待探讨.
东贵荣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针灸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他认为皮肤病固然与外邪侵袭有关,然脏腑经络病变同样可以反映于外,从而出现明显的皮肤损害,所以通过刺激腧穴、经络以改变内在脏腑状态,协调其功能活动,可收安内攘外之功.东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以阴阳为纲,气血为目,以"东氏头针"、五脏俞透刺调节神经系统为主配合传统经络辩证理论,总结了针灸治疗结节性痒疹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我院"治未病"中心现每年承担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人员500余人.针灸学是临床操作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临床带教便是使学生从针灸理论阶段过渡到针灸临床阶段的重要环节,其对以后的工作生涯影响深远.笔者
针灸治病总原则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针对腹型肥胖患者气滞、痰凝、血瘀的病理特征,应治以行气化痰,活血祛瘀.此外,《灵枢·逆顺肥瘦》篇中提到"年质壮大……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提示刺法上可以深刺和久留针.临床上,使用PGLA微创埋线治疗腹型肥胖大多数患者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经验值得推广。
患者因感冒致失嗅一月余,经多法治疗均无效.四诊辨证后从健运中焦、宣化上焦入手选取中脘、印堂、迎香、素髎针灸取得一次见效,4次治愈.患者一月前骑摩托车摔倒碰伤左额颞部后出现左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穴取百会、头临泣、阳白、鱼腰、太阳、丝竹空、头维,采取透刺、滞针、震颤、温针灸传统方法,共同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再生、重塑患部正常生理功能,使受伤额颞部经脉调,血气和,筋脉养.仅仅针灸10余次即收到了满意的疗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对于穴位的选择均有所不同.针对临床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神门、百会、三阴交治疗失眠的作用从中医方面进行探析.
千百年来,中医药学薪传不断,名医辈出,中医师承教育功不可没.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教育模式,造就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名医.将中医师承教育与中医毕业后教育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新型高层次教育体系,它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
目的:探讨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体系在医学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方法:进行医学模拟教学理念的建设培养,制定进阶式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案及标准、实践考核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及实效性,教学过程中对师资团队进行系统维护,完善教学资料数据库,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体系.结果:建立起能进行医学模拟教学的精英师资.结论:建立健全的师资培养体系在医学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