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0osj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疗效。方法 自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科共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共16例,其中桡骨头骨折Mason分型:Ⅱ型7例,Ⅲ型9例。按Johnston-Mason分型,因合并肘关节的脱位10例均为Ⅳ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6例。所有病例均在臂丛麻醉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修复关节周围韧带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方法:回顾自己对24例老年骨科惠人的护理体验.结果:23例老年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1例死于原发病.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骨科的治愈率.
目的 通过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经口逆向枢椎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并指导置钉,观察研究螺钉准确性及导板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正常成人颈椎湿性标本12具,其中男性女性各6具,将枢椎前方软组织剔除,64排螺旋CT以1mm层厚扫描后获取其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后三维建模并为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选取理想进针点及进针方向,设计建立螺钉导航模板后导出其STL数据,最终由光敏树脂3D打印成型。
背景:肌腱病(Tendinopathy)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肌腱干细胞(tendon stem cells,TSCs)作为肌腱细胞的前体细胞,对于肌腱微损伤修复起到关键作用,有研究发现力学刺激对于肌腱干细胞分化会产生影响,但具体牵拉载荷参数(牵拉强度、牵拉频率及牵拉时间)与肌腱干细胞不同分化之间相关性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探讨青年型新鲜股骨颈骨折早期进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为术后避免股骨头坏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06月31日期间早期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青年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40岁)。
A 42-years-old male suffer a car accident and diagnosed right femoral shaft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plating) was done by local hospital.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the pati
目的 由于指尖的特殊解剖位置,其成为生活及工作中常受到损伤的部位,在上肢离断伤中,指尖离断的发生率高于上肢其他部位离断的发生率,常见于轧伤、切割伤、机器挤压伤,指尖作为特殊部位,缺损后对手部外形及功能有直接影响,患者不仅要承受生理不便,还要承受精神方面的压力及痛苦,随着人们对手功能的要求和审美观念的提高,指尖离断后要求再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故本文探讨一下指尖离断再植的方法及技巧。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6.——2015.12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系统(武汉康斯泰德公司生产,早期是双针夹,后期是单针夹)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627例889处掌、指骨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446例,开放性骨折181例;部位:第一掌骨237处,第二掌骨95处,第三掌骨68处,第四掌骨43处,第五掌骨44处,拇指指骨101处,食指指骨82处,中指指骨75处,环
目的 运用游离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骨缺损伴或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骨缺损、骨不连伴或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其中携带腓动脉穿支皮瓣6例,采用游离腓骨瓣嵌合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后随访复查X片、观察皮瓣外形、骨折愈合情况、供区下肢的感觉和功能状况,并将此组患者设为研究组。
目的 了解ASCI后肺部感染的分类特点、影响因素,为早期抗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脊柱外科及急救科ICU病房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ASC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223例,其中男149例,女74例,死亡14例,平均年龄(43.3±13.5)岁,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伤、高空坠落、重物砸伤等.
Aim: To investigate surgical methods,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ic results an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superior ilioinguina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acetabular fractures, especi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