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重要入侵物种与寄主的适应性互作与进化”主要研究进展

来源 :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典型外来入侵生物大豆疫霉菌、小麦矮腥黑穗病菌、松材线虫、紫茎泽兰及潜在入侵生物梨火疫病菌等为研究对象,围绕“入侵物种与寄主的适应性互作与进化机制”科学问题,综合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手段,通过研究入侵病原菌的适应性进化及相关基因表达谱、入侵病原菌毒性效应分子抑制寄主防卫反应功能及其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及入侵生物寄主谱扩张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基础,明确入侵病原生物对本地寄主的适应机制;阐明入侵生物定殖与扩张成灾的分子生态学机制。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中国开始着重于生物入侵的基础理论研究。如2002年设立了“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及控制研究”,在此项目研究基础上,2009年再次设立了“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
@@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即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测速技术。相对于以往的测速手段,如激光测速技术,热线测速技术等,它有一个很大的突破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是1998年由NASA的NordenE Huang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信号分析理论,它与傅立叶变换不同,能够进行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线性化和平稳化处理。目前典型的时
@@本文中从区域生长的方法来研究提取侧扫声纳图像的感兴趣区域,首先结合侧扫声纳图像的特点给出了得到侧扫声纳图像目标亮区和目标暗区的种子区域方法,然后利用相邻像素的像素
@@海水、混浊海水声吸收系数的测量对声纳系统设计、沉底目标探测等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就混响水桶内混响时间测量的重复性偏差展开研究,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