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条辅助或直接输送法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来源 :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告探条辅助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方法、可行性和优势。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探条辅助和直接输送法进行微创封堵VSD159例,平均年龄8.7±10.2岁(6月~51岁),≤3岁者75例(49%)。运用三种封堵方法:实心探条、中空探条和直接输送法。膜周和肌部VSD取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嵴内、嵴上型VSD选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小切口,不进入胸膜腔。于右心室壁选点、缝置荷包、穿刺。依方法不同插入中空探条或携带输送管的实心探条或携带封堵器的输送管。在经食道超声引导下,插入室缺和左心室。前者沿探条孔道送入导丝,再沿导丝送入输送管。实心探条法直接携带输送管进入VSD,直接输送法直接携带封堵器进入VSD。将装载鞘管内封堵器推入输送管,于VSD两侧完成封堵器的吐出、卡位和释放。结果:全组成功封堵154例,采用实心探条法20例,中空探条法32例,直接输送法102例。封堵膜周部VSD 129例,嵴内、嵴上型VSD 15例,肌部VSD 10例。封堵成功率97%。植入封堵器型号6.9±2.7mm (4~16mm),心内操作时间19±21分钟(1.5~150分钟)。随访3~24月,无封堵器脱落、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探条辅助或直接输送法经胸微创封堵VSD是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更简单可行的封堵方法。
其他文献
文章以收治的92例早产儿为例,分析了早产儿在静脉穿刺中出现输液外渗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以下护理干预措施,使输液外渗率大大减少,且无出现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正确选择静脉进行穿刺对输入血管活性药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门诊输液做到安全、快捷、高效,关键是护理措施落实,加强环节流程的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笔者体会:护理安全措施仅仅停留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考核上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好执行的环节:通过分析整个输液护理工作流程各个环节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针对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提高人性化服务护理安全是取得满意的根本;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使患者积极配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从2010年1月开始实施MSCT增强扫描温馨静脉流程,将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融入操作过程之中,沿着操作的路线增加护患沟通与健康宣教等服务环节,做到打一次针是一次护患交流、一次情感交流、一次健康教育,从而显示护士的技术品德,让病人感到医院的温馨,同时创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军队住院干部均为老年人,对于身体各组织器官已经衰退的老年病人而言,如何在静脉输液中杜绝和降低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少静脉输液的弊端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因素,提出应避免人为的输液微粒污染,减少微粒带给人体的危害;抓好继续教育,不断掌握业务新动态;认真观察,合理选择静脉;做好穿刺局部护理,防止渗漏;做好健康宣传,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强化查对制度,确保输液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自2003年1月启用新的门诊输液室后,更注意科学管理,进行输液流程的再造,运用环节管理,使质量提高,投诉纠纷下降,患者满意率上升。针对门诊输液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实行输液环节流程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患者的满意率和差错的发生率从控制和纠正中得到较满意的结果。指出,应通过分析整个输液护理工作流程各个环节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针对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有色总医院普外科实行优质护理管理,目的在于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及政府满意的目标。文章介绍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内容,并详细阐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实施措施,指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普外科护理工作满意度从91.5%提高到97%,健康教育知晓率从88%上升到98.0%,实现了护理纠纷零投诉,护患沟通零距离。
为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精神,减少患儿痛苦,提高血液样本送检合格率,2011年2月至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采用项目管理形式对全科31名护士进行静脉采血调查与培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项目的实施,提高病房护士科学管理意识,通过科学评估、主动学习、持续改进,有效降低小儿外科送检标本不合格率,护士自身专科技术水平提高,病员满意度提升。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工具,其思维形式能促使护理管理者主动发现向
某院通过对收治的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一方面减轻了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有效减少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减轻了不良反应,促进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输液室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有相当多潜在或明显的护理风险,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各种护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护理风险,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指出,护士在进行输液的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无菌操作原则及三查七对制度,加强法制观念,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通过不断识别现存和潜在风险,采取多方位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了护理差错、纠纷、投诉的发生率,确保了输液病人的安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主要阐述了对96例全腔镜下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与同期前胸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人56例做对比,进行生命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手术后第5天超声心动图证实所有病例没有残余漏发生,出院后没有明显的并发症。且胸腔镜手术比普通手术对躯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明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