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儒家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关键

来源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9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社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笔者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与现代化不相容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儒家为例,公共性的缺乏是其道德理念致命弱点。为了加深对儒家道德缺乏公共性的理解,笔者将儒家道德和与之相反的—公共性很强的古希腊的道德做一番比较。指出,儒家个人服从整体、追求君子境界重义轻利、处世平和中道、讲求慎独、自强不息等美德为中华民族几千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提供了精神上的保障。儒家的消极面只是在进入封建社会晚期,工商业和商品经济日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即将到来时才开始日益显现。到了现代化社会,家族被打破,公民社会出现,急切需要用公共意识取代家族意识,儒家道德的落后性遂突出出来。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主要方面,为此,国家还推出了一系列发展政策帮助农村朝着现代化不断前进.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
  本文拟对孔学进行一些重新梳解与诠释,重在厘清孔学两个层面的意涵,并尝试揭示孔学在当代有可能推陈出新的意义境域。依作者之见,孔学包括这样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是涉及制度层
会议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南宗的产生与发展,着重论述了南宗的爱国、弘儒、平民化三个特点。但不容否认的是,不论南宗、还是北宗,都是一样的。只要为研究和发扬孔子优秀的文化
  由于各种原因,现代儒学的兴起,是以批判现代性为契机的。现代儒学的思考重点不是如何支持现代性、走向现代性,而是如何顺应、批评、直至回应、超越现代性。现代儒学的发展一
在现代化农业经济中,农村土地管理系统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管理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为农村土地流转,为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有效流转,应进一步更新土地管理模式,从而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问题着手,分别探讨农村空心化、内生动力不足、乡村特色消亡和政策规划不足等问题,为国土空间规划、助推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市政园林项目建设中国家加大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与资金投入,以此为居民创造环保、适宜的居住环境.实际施工中,各类坡面绿
  笔者对大量文献进行考究,围绕胡适先生在《说儒》中的两个问题:“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论老子是正宗的儒,并且是个殷商派的老儒”进行论述,研究结果指出,老子不仅是殷商遗
随着经济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因环境污染、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环境检测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直接的影响,而环境检测直接关系到针对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然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宣威市为例,对宣威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