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技术预见开展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区域通过技术预见可以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系统预测,筛选出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本研究从技术预见的定义出发,并从美国、日本、北京、上海等国家的技术预见的实践出发,最后提出了重庆进行预见的机制设计方案,包括重庆技术预见整体框架的设计、重庆技术预见研究机构的选择与实施,构建全方位的专家网络体系的措施等,为重庆技术预见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检验检测,作为第三方出具证明作用数据的技术手段,在我国是有相对应行政许可制度的,即,资质认定(CMA)制度.而标准在该项制度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无论是检验检测机构运行标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最新版),还是确定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范围的参数标准或产品标准,都体现了标准与检验检测制度的紧密关联性.随着我国《标准化法》修订工作的快速推进,团体标准在顺应社会整体发展需要方面必将担当更为重
团体标准是我国标准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有标准体系的有效供给,如何探索团体标准的制定新模式、管理新制度、推广新路径,以发挥团体标准的更大的影响和作用.笔者立足我国团体标准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研究了美国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团体标准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建立起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互为补充、衔接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本文探讨了推动团体标准发展的市场驱动力、政府驱动力、社会驱动力和技术驱动力,并对如何充分发挥这些驱动力提出了建议.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龄的增长及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后市场蓬勃发展,同时,我国面临缺乏汽车维修业相关标准规范的窘境,阻碍了行业发展.为改善汽车后市场技术和标准化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局面,2016年11月13日成立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2017年6月30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实施团体标准T/CAMRA001-2016《汽车制动盘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017年7
机器人产业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重点产业之一,是推进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发动机.2015年,重庆将机器人列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运用IFR、国知局等数据,采用专利技术分析及产业地图等技术预见方法,对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立足于重庆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和趋势,描绘未来产业发展地图.总体来看,无论在产业规模、专利技术、园区建设方面,重庆的工业机器人发展与东部省市还有较大
通过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打造全市人工智能完整产业链,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机器人领域、康复辅具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以行业应用企业为核心,发挥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重点推动企业制造技术工艺水平的提升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我国部分企业正积极布局医药机器人领域,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医护人员相对医乏,医用机器人作为新兴医护手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迎来开发和应用的热潮.本研究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等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行业发展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圈的角度推动成都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必须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根据需求趋向发挥区域在计算机图形/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游戏开发、视频传输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软、硬件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基于虚拟现实的游戏、视频、图片以及软件应用等内容产品;积极配套孵化器等
传感器作为数据的采集入口,是物联网、智能设备的"心脏",是智能制造实现突破式发展的关键助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各方努力下,我国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加速优化、技术壁垒得以突破.下一步,传感器产业需要提高技术水平,产品实现向中高端转型,打破瓶颈制约,抢占产业高点.为了优化成都传感器产业布局、形成集群发展态势,抢先布局前沿技术,提高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增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简称AM),俗称"3D打印",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成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材料逐层堆积,从而制造出实体物品.3D产业在国内颇负盛名,近年来中国的3D打印产业已经逐步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迈向快速发展阶段,发展势头向好,但在商业模式、产品耗材、与传统工业结合等多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基于技术融合视角,从知识联接的创新来揭示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利用技术知识流分析方法,构建包括专利-领域-部门三维度的新兴技术识别框架.采集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sIndex,DII)中的光纤通信专利开展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光纤通信产业的新兴技术专利主要分布在日、美、中三国,且多由日、美企业掌握;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来自于光学、电信及二者的融合;光纤通信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