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精细解读及其对海洋油气开发的重要意义

来源 :中国油气论坛201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x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地震技术飞速发展及各种仪器不断改进,地震资料蕴含的信息日益丰富,如何充分解读这些信息,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相比陆上油田,海上油田开发寿命有限,一般仅20 ~ 30年;受海洋环境以及开发方式制约,钻井数量少;受钻井平台位置限制,滚动开发范围极其有限,地震资料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海上油田多处于勘探或开发初、中期阶段,而陆上油田多处于开发中、后期阶段.海上油田这些特点要求人们必须:1)吸取陆上油田经验教训,探索适应海上油田勘探开发现状的技术路线,少走弯路;2)针对海上油田开发寿命短、钻井少的现状,尽快充分解读地震信息以服务油田开发.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地震专业历时十余年,提出地震识别率概念,论述了小于1/4波长特殊地质体有无地震响应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开发过程,从方法论的角度开拓了地震资料应用新范畴;提出地质体自适应选择优势频率理论,探讨不同沉积韵律和岩性组合条件下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而形成了包括正演、反演、属性分析等多套针对海上油田开发特点的技术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地震解释精细化进程,极大地降低了地震资料地质解读的多解性,指导了多个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及井网调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波浪能发电装置与海洋浮标互联是海洋能开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海洋浮标供电系统特点分析,针对海洋浮标建立实时供电系统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波浪能发电装置与海洋浮标的位置及海况的不同,设计出三种不同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与海洋浮标互联方案,为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对供电系统电缆选型及铺设细节进行分析,总结相关注意问题,为海洋浮标与波浪能发电装置互联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波浪能发电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波浪能发电工程对海洋及其附近环境可能造成的各种污染影响,认为通过对波浪能装置进行正确选址,波浪能发电将成为对海洋环境最友好的发电技术之一.
采用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杭州湾海域的潮流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杭州湾海域潮流流速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杭州湾海域的潮流能储量进行估算,得到杭州湾海域潮流能储量约3.59GW.从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杭州湾口的金塘水道、龟山航门等通道内水深、流急,潮流能密度较大,是潮流能开发的理想海域,通过对这几个通道进行计算,预计可开发量约700MW.
SAR的海浪信息反演主要是通过图像上的海浪条纹来实现的,扫描模式SAR图像分辨率较低,难以通过条纹提取海浪信息.本研究尝试通过建立经验遥感模型直接反演其有效波高,由此发挥其大观测面积的优势.首先,搜集同步扫描SAR图像,浮标有效波高以及高度计反演有效波高数据.然后提出有效波高同风速和后向散射系数的遥感模型形式,并通过同步数据调试模型参数.最后,利用另外一部分同步数据检验遥感模型的反演效果,WSS图
为了波浪能的有效利用,并与海洋功能区划相协调,研究了波浪能优先开发利用区选划方法.运用叠加法确定波浪能开发利用备选区;收集备选区环境、社会经济及能源需求状况等相关资料;采用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影响波浪能开发利用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划出波浪能优先开发利用区.为我国近海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很多地区得到应用,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其他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一样,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其潜在的环境效应是深远而广泛的.本文综述了海洋能开发利用可能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及其研究与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开展的相关保护工作.
利用1991-2010年的20年NCEP再分析风场数据,通过海浪模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万宁近海海域20年的波浪发电场,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良好.分析了该海域的不同月份的波浪能流密度分布和能级频率分布,为该海域的波浪能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临港新城海水源区域能源中心方案,提出了海水源热泵、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和水蓄能三种技术集成优化的区域能源系统方案,并确定了系统的具体配置.针对海水源热泵的特殊性,考虑了海水源系统的防腐蚀、过滤及防污、低温启动及小温差运行等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最后还介绍了该海水源区域能源中心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海洋能发电装置技术含量高,加强技术管理对提高装置质量至关重要.借鉴技术成熟度等级的评估与应用,对海洋能发电装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技术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并介绍美国海洋能发电装置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为我国海洋能发电装置提供参考.
金属矿山生产产生大量的尾矿,不但危害周围生态环境,而且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金川镍矿尾矿砂Ni.Cu和Co的平均含量分别达到0.21%、0.19%和0.01%,是够得上二次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文中对金川镍矿尾矿砂矿物组成特征及酸溶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目的是为工业化高效回收尾矿砂中Ni、Cu和Co等有价金属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矿物学研究表明,金川镍矿尾矿砂主要由蛇纹石、绿泥石、橄榄石、辉石、透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