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与吸附成矿作用

来源 :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下半叶,物理学界不仅发展了观察自然界超显微粒级(纳米粒级)物质的技术,而且还发现了纳米级物质与其同成分块体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其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地质与地球化学界的注意与兴趣.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纳米物质地球化学性质及吸附成矿作用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从多方面观测到自然界纳米物质(矿物)的普遍存在,吸附作用是自然界纳米物质富集成矿的重要方式。
其他文献
研究反应、运动的过程和机理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原位测试,因为原位测试能够直接给出这些动态过程中的本质信息.对于纳米尺度的材料而言,原位透射电镜工作平台由于其空间分辨率高,数据直接、直观和能够给出样品内部信息,自然成为优先选择.本文结合近年来原位透射电镜的发展,将原位透射电镜的高压纳米压痕仪、激光加热高速定点高温样品台以及液体、气体样品池等技术引入纳米地质研究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氯离子并富集微生物,因此,对涉海材料的防护不仅要包括防止金属腐蚀,还应该包括防除海洋生物污损.本文开展了将微纳米构筑超疏结构技术与纳米结构化的银颗粒杀菌剂相结合的海洋防污工作,实验过程及部分结果如下,首先在铝基等船舶用材表面利用电化学刻蚀及阳极氧化实现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化(图1所示),然后结合分子自组装技术引入单分子膜硅烷偶联
FEI Helios 650聚焦离子/电子双束(FIB-SEM)扫描电镜,是一台具有超高分辨率的场发射扫描电镜,适用于泥页岩的精细表征,可以完成孔喉、矿物的精确二维、三维刻画.其独特的二维图像拼接系统可以实现对致密岩石的超大面积超高分辨表征,从而得到有效的统计学规律.文章指出FIB-SEM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可以得到连续的二维切片图像。与CT成像不同的是,这些图像并不是同时采集的,而是来自不同时
矿物纳米材料,指其矿物颗粒细度在三维空间内至少有一维是在0.1~100nm尺度范围内或矿物材料自身就包含有相应尺度空间的颗粒.而扫描电镜则是矿物纳米材料研究的利器,扫描电镜结合BSE探头和X射线能谱仪可以快速、准确的对矿物纳米材料进行微区成分测定,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束的线扫描和面扫描,给出样品的元素分布,了解矿物相的元素变化和迁移规律,探讨矿物生长条件和后期蚀变。结合EBSD则能在原位、微区尺度上
泥页岩中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泥页岩致密、吸附能力强,加上微纳米级孔喉主导,油气在其中的渗流能力极低.吸附及微-纳米孔、喉效应所导致的复杂的流-固作用,使速度滑移、表面力、静电力等在常规宏观-介观尺度的流动中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突出体现出来,使其中的渗流不能用达西流等常规的流体力学理论来解释和表征.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模拟计算了甲烷及液态烃类在石墨烯(代表有机质)及页岩代表性组成上的吸
纳米细孔矿物具有比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均匀规则的细孔等特性,是理想的吸附剂、洗涤助剂、催化剂或者催化剂载体及微型反应器.纳米细孔矿物广泛应用于环境处理及石油为主的化学工业等领域中.本文进行了纳米细孔矿物丝光沸石的人工合成、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沉淀法二氧化硅为硅源,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作模板剂、在氟化钠、种晶及铵盐等添加下,对丝光沸石的水热晶化条件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同时对煤层气及页岩气的主成分甲烷进行
地质微生物学是伴随着新技术发展、重大科学认识和发现而产生的新领域,它以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以纳米科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为手段,将固体地球研究与生物圈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文章介绍了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实质是矿物表面与微生物细胞表面、矿物晶胞与生物分子间的界面作用,认识作用界面的微观结构、化学组分分布和动力学过程是研究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核心内容。
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地球科学研究和认识正向更宏观和更微观的两极方向发展,即全球尺度和纳米尺度,而地球化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也同样进入到了全球尺度和纳米尺度研究的发展阶段.目前纳米地球化学已经成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新涌现的一个具有潜在生命力的研究领域.本文根据众多观测案例,通过对纳米微粒物质化学组成、大小、形态、结合方式等方面的分析,初步归纳成矿元素在隐伏矿上方表生介质中的纳微存在形式,并通过讨论其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内外的纳米地质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开始由基础性的纳米地质研究逐渐拓展到应用性的研究.下面试以成矿、成藏和成震三个方面构造中的纳米结构,具体包括金属矿与非金属矿、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同震和无震构造中的纳米结构。
黄铁矿是多种地质体中广泛分布的硫化物矿物,属等轴晶系,是NaCl型结构的衍生结构.为深入系统研究纳-微米尺度下黄铁矿多形貌成因及其的生长规律,获得纳-微米黄铁矿多形貌生长的实证数据,本次模拟热液环境中天然纳-微米黄铁矿的生长条件,开展系统科学实验,在水热条件下获得了多种形貌的黄铁矿晶体。在研究中发现,在特定条件下,纳-微米黄铁矿以片、板状晶体形式出现,以正方形晶体为主,有矩形和其他多边形形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