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支撑法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单侧股骨头坏死的终极治疗方法,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新的护理锻炼方法—三点支撑法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RCO分期为Ⅲ、Ⅳ期,均需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定期在护士及家属的协助下予以翻身活动,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术后指导行三点支撑法进行预防压疮、透气等活动。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手术及保守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自2010年2月-2015年2月对采用保守治疗(闭合复位石膏制动)并得到随访的23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及手术治疗20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Bosworth 骨折是一种少见的踝关节骨折,由踝关节被动旋后、外翻造成,腓骨交锁于胫骨后方,手法不能使腓骨复位,最终采取手术治疗该型骨折,易于误诊。
目的:利用去污剂-核酸酶法脱细胞获取去细胞髓核基质,综合评价去细胞髓核基质来源三维多孔支架的性能以及其应用于髓核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去污剂-核酸酶法对兔髓核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进一步将去细胞髓核基质采用物理粉碎、溶解、离心、冷冻干燥成型、物理化学交联、辐照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制得去细胞髓核基质来源三维多孔支架。
目的:通过临床疗效分析微创置钉内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手术的优点与不足。方法:近两年微创置钉内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手术共35例,男24例,女11例。
目的:探讨关节内骨折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自1997年至2013年,16年间,共收治关节内骨折术后感染45例。髋关节16例,膝关节19例,踝关节10例。髋关节年龄:最小38岁,最大85岁;膝关节年龄:最小16岁,最大55岁,踝关节年龄:最小35岁,最大60岁,平均48岁。
目的:通过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临床上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03月到2015年03月于我院骨关节中心所收治的35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既往史有糖尿病史10年以上并使用激素治疗关节炎2年者2例,1例为营养不良,同时围手术期的如手术时间,术中扎止血带的时间等也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离子导入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瘀血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给予中药(组方透骨草20g、红花15g、独活15g、牛膝15g、乳香20g、大黄15g、威灵仙15g,松筋藤20g、川芎10g),每日1次,同时行关节腔抽取积液、注射玻璃酸钠,每周一次,共注射3-5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观察患者进行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肿胀评分
目的 人性化骨科护理对病人的满意度和护士的职业满足感的作用.方法 1礼仪化护理.首先,对于一些电话式的询问要注意礼貌性用语的使用,并且要轻声细语,让别人感受到重视他的电话.其次,在病人入院的时候,要耐心的给病人讲解病房环境与住院要注意的一些事项.2.规范化护理,在患者救治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减轻患者身体痛苦以及心里负担,让患者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一般针对骨科科室收治的病患者大多数都是忍受到巨大的疼痛
Objective To scr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affected by IL-1β in human disc tissue samples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s (DDD). Method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
研究背景:近年来,切口深部引流的应用及其效果在脊柱后路手术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截至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探讨切口深部引流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切口深部引流对接受后路矫形手术的AIS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功能活动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我科接受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共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