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心安神法对腹泻型IBS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来源 :首届长三角脾胃病学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6年脾胃病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e333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宁心安神法(宁肠汤)对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致腹泻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血清生长抑素(SS)、酪神经肽(NPY)、5羟色胺(5-HT)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宁肠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williams改良方法建立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致大鼠泄泻模型,观察宁心安神法(宁肠汤)对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S、NPY、5-HT的变化. 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各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NPY、5-H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S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宁肠汤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郁脾虚泄泻型IBS大鼠血清NPY、5-HT含量,同时可以提高血清SS含量. 结论:宁心安神法(宁肠汤)能抑制束缚应激大鼠亢进的小肠蠕动,对束缚应激致腹泻型大鼠胃肠激素有调节作用,其中能升高血清SS水平,降低血清NPY、5-HT水平.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截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导致肠粘膜通透性增加,被认为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肠黏膜通透性改变的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与炎症性肠病肠粘膜通透性改变相关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相对于西医治疗的单一性,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丰富多样.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以下六种:大肠湿热型、脾胃气虚型、脾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阴血亏虚型、血瘀肠络型.本文通过分析病因病机和举例治疗方法,综述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所取得的进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日益受到重视。情境教学法是基于语言认知基础上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更重视语言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且具有直观性、场景化等优点,良好的情境教学法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语言知识点。故此,现阶段,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程中的运用较为普遍。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围绕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提升情境深化作用,创设问题情境
目的:观察隔物灸联合心理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围绝经期妇女D-IBS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隔物灸和心理疗法.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IBS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结果:①观察组治愈6例,显
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建筑企业面临着较为明显的结构调整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承担着挑战。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自身的发展前景,就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进行调整,尤其是对涉税问题进行风险规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涉税风险管控的实际情况,探讨涉税风险的发展对策。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天然产物因其相对较少的副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并成为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替代疗法.黄芩苷是中药黄芩根茎中提取的主要有效物质之一,,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对多种肿瘤包括结肠癌有一定的抑瘤作用.然而黄芩苷治疗结肠癌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在本实验中,分别从体内体外观察了黄芩苷对结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索了其作用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免疫功能紊乱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LR4信号通路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过度激活会触发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介导的病理生理反应,从而导致UC患者肠粘膜的炎症反应.本文就TLR4信号通路及其对UC的调控作用做以下综述.
目的:观察芪榔合剂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结肠AQP4、AQP8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芪榔合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8,AQP8)的表达.结果:便秘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QP4、AQP8含量明显升高(P<0.05);大小剂量中药组与便秘模型组比较,小鼠结肠内AQP4、AQP8含量明显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