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与诊断预报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2004年夏季出现在郑州市的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常规气象报文和NCEP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单站要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各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了不同天气形势下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关键因素及其预报关注点.分析表明高空西北气流控制或华北低涡形势下大气的对流不稳定能量能够得到快速积累.当大气已经具备较强不稳定能量时,850hPa及以下层次能否出现辐合系统是对流发生的关键.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对于强对流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而大气排熵指数、风暴风力热力估算参数、垂直风切变、大气可降水量等物理量和大气对流参数可用以判断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类型和强弱.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05年6-8月出现在吉林省的13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和我国FY-2C卫星云图的TBB图像,对这13场区域性暴雨天气的TBB图像按照云型和强度分别结合高空和
本文在利用LANDSAT-7 ETM+卫星遥感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将地表分成5类,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计算得出宁夏南部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各量的区域分布,并得出其各量的
伴随着辽宁地区暖干化,农业用水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旱作农业对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利用22年的常规气象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完成了辽宁5个农业气候相似区玉米作物系数(K.)
会议
将目前开发的两种红外晴空辐射订正算法进行比较:1)匹配的红外探测和微波探测值融合的算法,如AIRS/AMSU晴空订正算法(先进的微波探测器AMSU);2)匹配的红外成像与红外探测值融合
会议
在没有考虑高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得到的NOAA AVHRR资料中,每条扫描线数据中的51点经纬度定位信息常常有误差,尤其是在海拔较高、离卫星星下点较远的定位点,其定位信息与实际差别
会议
本文提出了使用地面温度与云顶亮温差值来检测云,并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使用卫星资料、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地形资料进行云检测.通过对2005年7~12月份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会议
本文利用两次冰雹天气的卫星和雷达资料,总结分析了冰雹出现时及出现前期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指出云顶温度-40℃、≥60db的反射率因子、辐合型速度对等特征都对冰雹的出
本文利用多源数据资料(500hpa形势场、地面形势场、FY-2C卫星云图资料、FY-1D卫星云图资料)对2006年4月16日~18日发生在我国北方春季的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形势分析,
会议
本文简要介绍雨量网原理、所使用的仪器功能特点、中心站的软硬件安装及雨量网使用方法、与此同时还介绍了我州建设自动雨量站网的重大意义,对自动雨量站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