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介质pH值对304管材在NaCl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缓蚀剂学术会议、2008全国防锈技术交流年会联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88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不同温度和pH值的3%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不锈钢的钝化趋势逐渐减弱;随着pH值的增大,不锈钢的点蚀电位提高,腐蚀电位与点蚀电位的分离更加明显;阻抗谱测试也显示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减小,阻抗值降低,钝化膜的性能弱化。
其他文献
用稀酸酸化浸取法从米糠中提取植酸,并将其作为气相缓蚀剂的主要成分;采用失重挂片、线性极化和交流阻抗等方法评价该缓蚀剂的气相缓蚀效率,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
用动电位伏安法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植酸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对黄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植酸分子易在黄铜表面形成稳定的植酸SAMs,光电化学测试黄铜表面膜显示p-型光响应,光
采用失重法和均匀设计,测定了BTA及其衍生物TDA对纯水中铜的缓蚀性能、筛选出一种BTA-TDA复合配方TH-1。根据电化学测试结果,探讨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三种缓蚀剂都是
以甲硝唑为母体,分别以环氧丙烷和二氯乙醚为联接剂,合成了两种含咪唑杂环的双季铵盐类化合物。利用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等方法对其在模拟油田水中的缓蚀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会议
硫酸盐还原菌(SRB)引起的微生物腐蚀(MIC)普遍存在于油田生产系统中。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季铵盐类缓蚀杀菌剂MBQA,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分子结构进行了光谱表征,对MBQA的缓
会议
在油田现场污水体系中,采用静态挂片法及相关离子浓度跟踪检测技术,研究了50℃条件下脱氮硫杆菌(简称TD)与硫酸盐还原菌(简称SRB)竞争抑制规律,以及混合培养体系中Q235钢腐蚀情
会议
通过实海挂片试验和盐雾试验研究了达克罗涂层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达克罗涂层本身耐海水腐蚀性能良好,但对基体的牺牲阳极保护作用不强,达克罗处理的工件易于诱发局部腐
利用脂肪酸与多胺合成咪唑啉,对咪唑啉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新型含硫磷的咪唑啉类缓蚀剂HGY-9K。通过高温高压动态测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CY-9K在温度为80℃,二氧化碳分压为1 MPa
会议
为了解决高硬高碱循环冷却水存在的浓缩倍数偏低,结垢严重而造成换热器、管路堵塞等问题,以石家庄钢铁厂连铸系统补充水为例,通过筛选、复配得到超低磷高效阻垢剂。并经动态模拟
会议
利用Mott-Schoaky图研究了在含硫离子的模拟水中铬酸钠、BTA(苯骈三氮唑)和HEDP(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对304不锈钢钝化膜性质的影响。模拟水中硫离子的存在使不锈钢钝化膜的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