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灾害医疗救助准备工作初探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玉树地震的特点,包括:海拔高、语言不通、经济落后等,针对以上特点,医疗队从人员、物资等方面进行了准备,文章最后总结了救援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将肖老针灸学思想归纳整理,以资同行。其中包括肖继芳教授对针法、灸法、针药结合和取穴规律的经验。  
本文主要浅谈腹针结合脐疗的应用体会,鉴于其良好的临床效果,得出腹针结合脐疗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运用的结论。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黑质部位为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包涵体的形成。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世界帕 金森病病人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治疗方面西医多采用左旋多巴等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帕
血管性痴呆(VD)是伴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生出现的一种记忆、认知和行为等出现障碍的综合症。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直接导致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自理,为家庭和社会来带沉重的负担。本文主要介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出VD的根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失司,并据此创立了旨在调理三焦的"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简称三焦针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改善患者的生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中脑梗塞的发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80%,每年我国新发病例一百四10多万,死亡九10多万,累计的500万存 活者一般遗留有轻重不等的偏瘫、失语和痴呆等后遗症,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脑梗塞-中医称为中风病,我省脑梗塞的发病率 占全国第一位,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亦越来越小。本文首先介绍了针灸治疗脑梗塞的优势和特点,然后分析了针刺治
脾胃不和与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失眠与脾胃相关的辨证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血不养心;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脾虚不运,痰湿阻滞;脾虚湿阻,痰热扰心;胃腑不和,心神不宁等。其中,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是失眠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本文通过探讨"梅花灸"配合足三里治疗脾胃虚寒型失眠以及例举典型病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拓宽治疗此型失眠的思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一结")和上海市针灸研究所 ("针研所")合作开展针麻肺切除术获得成功,消息传出,震动了世界医学界。在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本文主要回顾这一事件的开创始末,探讨其经验和教训,于当前的针麻研究不无裨益。
目的:总结导师路玫教授临床诊治甲状腺功能低下经验。方法:通过阐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尤其是中医针灸诊治本病的要点,分析路玫教授善用隔姜灸治疗甲低综合症的取穴依据和作用机理并附典型病案。结果:通过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发现以隔姜灸为主治疗甲低综合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价格低廉,依从性强。结论:隔姜灸为主治疗甲低综合症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经济的绿色疗法,值得推广普及,更多的应用于临床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和地塞米松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聪耳开窍汤和针刺治疗。治疗两个疗程(30 天)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电反应测听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电反应测听数值下降更为显著(P<0.005)。结论:中药、针刺结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手术,是近年来一项常做的微创手术,由于小儿喉腔组织疏松,淋巴管和血管丰富,术中极易造成组织水肿和出血,致使术野和肿瘤边界不清而中止手术。本文针对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方法作了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