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现状及思考

来源 :2012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江苏省药师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治理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有余,二级以上医院执行情况相对比较到位,基层医疗机构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某市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便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对四物汤类药进行临床应用的分析,以指导临床中医妇科以及骨伤科等合理用方。方法:查阅文献了解四物汤药在古代的应用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收集关于四物汤类方的资料,并搜集本院临床四物汤类处方,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四物汤类方在临床上的应用。结论:四物汤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众多医师的处方融汇了各家精粹,发挥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原则。
目的: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35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100%,主要集中在选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氨曲南;手术开始前0.5-2 h用药者占50.97%;用药持续时间在48 h以上的为84.4%.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目的:评价我院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在实施干预措施后临床应用的改善效果.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2008年8月~2009年3月)以及干预后(2009年9月~2010年4月)我院123例应用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的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用药疗程、用法用量、微生物检查及药敏试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干预后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的临床应用明显减少,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横断面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我院某日全天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815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17.00%,其中单用率为76.47%,二联使用率为19.12%,三联使用率为4.41%;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3个,喹诺酮类3个,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配伍复方制剂2个,氨基糖苷类1个,抗真菌药1
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合格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提高药师专业水平,提升药师形象,为临床药学开展奠定基础。
目的:探讨本院乳腺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1月乳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42份,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天数、联合用药情况以及患者住院总费用、药品总费用、抗菌药物总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乳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稍长,超过卫生部规定的Ⅰ类切口预防用药<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目的:了解某区27家一级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7家一级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694份病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694份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其中672份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96.8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档次偏高、首次用药时机不当、术后持续用药时间过长、用药频次不当,以及不合理联合用药等方面.结论:应加强一级医院对抗菌药物
目的:分析临床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对一些常见的中西药不合理联用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可使药物的毒性增加、疗效降低等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的药源性疾病。结论: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以中西医药的理论为指导,注意配伍的合理性,充分发挥中西药结合的优势,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结合临床工作实践,阐述临床药师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临床药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在为患者治疗疾病的团队中发挥临床药师应有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沟通方式,才能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将药学服务做得更出色。
目的:对药师与患者对药学服务认知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药学服务水平。方法:设计两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到本药房取药的患者或患者家属,以及门诊药房的全体药师。结果: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的总体表现是满意的,个别受调查患者对药品价格不满意。药师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情况良好,大多数药师认为自身主要欠缺参与临床治疗方案设计的能力。结论:我们需要提高药师的主动服务意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