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临床影响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糖耐量减退(IGT)患者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可以防止或延缓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门诊符合WHO的IGT诊断标准的91例患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克葡萄糖),测定空腹、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在4.4-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一般教育组,不作专科指导;B组46例,由专科医生和护士制定个体化的早期健康教育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定期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生、危害及溃疡创面的处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身心、饮食及足部保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健康指导,并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进行正确处理。结果: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自我防护意识及医从性,增强其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并取得良好的配合。结论: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了溃疡创面的治愈率,降低肢端坏疽发生率。
会议
对糖尿病患者饮食常见误区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饮食自我管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提供参考。
会议
目的:探讨我们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讨论,使患者自我管理时能够完成三方面的任务:(1)疾病或行为管理。(2)角色管理。(3)情绪管理。患者为了完成三大自我管理任务,掌握5项核心技能:(1)解决问题的技能:患者在进行疾病管理时,能够了解在疾病管理时存在的问题,并能与医务人员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
会议
Gitelman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异常病人临床不常见,目前尚无根治方法.Gitelman综合征(G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病因是编码噻嗪类敏感的同向转运子(NCCT)基因发生突变.现报告1例Gitelman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异常病人的护理.病人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和心理护理,病人住院16天后病情平稳出院.本文对该病例的个案进行探讨.
会议
目的:分析长效胰岛素注射中存在的误区并制定对策.方法:我科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回归家庭后需使用长效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2%的患者注射部位选择不规范;76.67%的患者无轮换记录;98.83%的患者针头使用不当.结论:长效胰岛素的注射存在很大误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使用正确的方法注射,对血糖的控制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会议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临床表现有下肢麻木和疼痛、双足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坏疽,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
会议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目前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超过2000万,其中约20%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但普遍存在对血糖的自我管理不足、胰岛素注射不规范等问题。
会议
目的:研究和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限食疗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受试者18例(男性3人,女性15人),平均年龄41.26±7.03岁,BMI27.57±7.02kg/m2,所有病例均诊断为2型糖尿病,病程1~5年.住院期间接受限食疗法,采用梯度限食与梯度恢复策略.按照人体所需营养比例统一配餐,进行9天极低热量限食,前后包括缓冲期(2天600kcal/d)、限食期(5天300kcal/d)及恢复期(2天60
会议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带来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也是日益沉重。
会议
目的:通过家庭护理使糖尿病病人建立了健康行为, 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方法:合理饮食、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参加适当的运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门诊随访、阅读相关书籍等家庭护理方法。结果:糖尿病人的家庭护理,使病人对糖尿病在家中如何应对糖尿病有了一定的认识。结论:家庭护理使患者对疾病充满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