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纪录与开发利用

来源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80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意义和价值当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文化之遗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遗韵,也是为未来子孙后代了解二十一世纪初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状况而打开的一扇窗户.二体例条目问题课题以某县某民族语言文化调查来命名,所以一般而言,调查范围限制在某县(区、市、旗),但如果该民族支系分布超出一县范围也可到周边距离不远的其他县调查,但其语言和传统文化习俗必须一致.调查条目涵盖文化生活及口头文化各方面,进行条目录音录像、照相及解说.
其他文献
本调研报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较详尽描述了近几年新疆锡伯族聚居区锡伯语文教学现状,指出了目前锡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并分析了原因,总结了锡伯语文教学的六条经验,从民族自觉、立法、家庭邻里学习使用等方面对保存传承锡伯语言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在新时期如何保护、传承锡伯语言文化,做好锡伯语文教学提出了八条政策性建议.为政府部门准确把握锡伯族语文教学现状,做出更合理的政策选择
一概念辨析: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1.学术研究学术界长期以来习惯于将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割裂有时甚至对立起来.这种惯性使得学术评价、成果评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学术制度安排上对应用研究边缘化,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学术研究缺乏应用研究的实际内容和元素,许多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社会应用.什么是学术研究,或者说什么研究才是学术研究?这个问题看似众所周知,实际上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看了一些文章、著作或其他
关于语言保护的方法非常的多,但概括起来主要用到的方法有录音、摄像、图书出版物、网站媒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新的硬件支持下,完全有能力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濒危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工作.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多模态语言采集方法”,这种方法能更加全面的记录一种语言牵涉的多方面内容.为新时代的语言保护工作特别是濒危语言的保护工作提供选择.
母语人出于日常使用和语言传承的需求创制文字,用来记录民族语言和文化.但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制的一些民族文字或记音符号的使用域日益萎缩,遇到被放弃的命运.这些文字或记音符号在民族语言的传承上所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但在民族文化的记录和保存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迈话的社会背景情况海南省三亚市的汉语方言分布具有典型的方言岛状态.往内陆纵深基本都是黎族分布地区,而在沿海地带则主要是说不同方言的汉族.三亚市的西面是海南闽方言保港话,沿着海边分别有梅山话、崖城话、天涯话,东面是海南闽方言林旺话、藤桥话,市区则是海南闽方言三亚话.除了作为通用方言的海南闽方言,三亚市的其他汉语方言大多属于特定的汉族族群方言.其中迈人族群说迈话,分布在市区附近凤凰镇的羊栏村、妙林村
牌匾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商业语言,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牌匾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门面,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商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特点,是一种独特的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形式,同时又是展现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途径,牌匾语言本身具有语言、社会、商业、民族、心理等融为一体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为了规范延吉市街道牌匾朝汉/汉朝翻译,进一步给延吉市的亮化工程锦上添花,在部分范
东巴文字是纳西族东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主要用于《东巴经》的书写,形成一千余种的东巴古籍体系.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1981年成立,开始系统整理翻译抢救东巴古籍文献,1997年起对东巴古籍文献进行信息化处理应用,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该书获国家图书奖,之后东巴古籍的整理抢救就一直离不开信息化;2012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合作申报成功国家级重大社科项目“世界记忆遗产
一语言和谐及其研究意义在一个共同生活的社会里,不同的语言之间在使用上存在三种基本的语言关系:语言和谐、语言歧视、语言冲突.语言和谐是指不同的语言(包括不同方言)在一个社会里能够和谐共处、互补互利,既不相互排斥或歧视,也不发生冲突.1不同语言在使用中各就各位,协调有序,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在和谐中发展.语言和谐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语言人——和善文明;2、语言体系——规范纯洁;3、语言关系——平等互
以广西壮族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语言能力方面,当代壮族人熟练使用双语(多语),年轻一代的普通话水平日臻熟练.语言使用方面,壮语与普通话、汉语方言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分配,家庭以母语为主,并且代际差异明显,社会交往以普通话及汉语方言为主.语言态度方面,普通话共同语的地位与作用己深入人心,对年轻一代尤为明显.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语言使用、语言态度有制约作用.
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帮助苗族创制文字60周年的日子,2016年11月26日在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会员会的倡导下,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了“苗文创制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讨论会”.苗族历史上有没有传统文字,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命题.但是,苗族先民是有记事和历算的方式的,川黔滇桂苗族地区流传的牛肋骨刻历算是最典型的代表,有人把苗族使用的牛肋骨刻历算符号与甲骨文并同,称“苗族还在使用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