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肝病与代谢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sd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步探讨高雄激素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肪肝成因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利用277例初发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雄资料及肝脂肪含量(用脂肪肝指数计算)进行统计分析探寻高雄激素血症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在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相关指标中,我们发现,游离睾酮指数(FAI)与患者脂肪肝的发生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且独立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对脂肪肝的影响.其相关性可以用二次方程FLI=0.497+0.052FAI-0.001FAI2(r2=0.215,P=0.000)描述,约可以解释超过21%的脂肪肝成因.二次方程为抛物线形,拐点为FAI=26,即提示FAI<26时,两者成正相关,FAI的上升可增加患者罹患脂肪肝可能,FAI> 26时,其对脂肪肝的发生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而其他性激素相关指标,如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泌乳素及LH/FSH与肝脂肪含量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有一定相关性但不独立于高胰岛素血症.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Recent reports indicate that DNA methylation is regulated in part by the ERK pathway,and that ERK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Ou
会议
目的:支气管扩张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呈现较高的发病率,COPD合并支扩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较单纯COPD复杂,本研究将明确COPD合并支扩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阐述支扩对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COPD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随访数据,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总共896例患者数据,其中合并支扩患者31 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痰中
会议
目的:线粒体融合基因-2 (mitofusin-2,Mfn2,又名增殖抑制基因,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HSG)编码的蛋白具有促进线粒体融合作用.该基因最早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血压大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通过差异显示克隆获得,前期研究发现MFN2是高血压的致病基因,近年来有报道提示其与多种肿瘤相关.然而,MFN2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细胞水
会议
目的:探讨IL-25对小鼠气道周围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周期为70天的慢性哮喘小鼠模型,设立①生理盐水组;②50μg OVA激发组;③IL-25激发组.ELISA法检测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数目、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代谢相关酶类、CTGF等指标的变化;行肺功能检查评估小鼠呼吸参数改变.结果:和OVA激发组类似,IL-25组小鼠气道周围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增殖,伴随胶原Ⅰ
会议
目的:探讨IL-25对小鼠气道周围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周期为70天的慢性哮喘小鼠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组;50 μg OVA激发组;IL-25激发组.ELISA法检测bFGF、VEGF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vWF+血管数目、ERG、EGF、IGF-1、endotholin-1、angiogenin、amphiregulin等指标的变化;体外细胞实验研究IL-25通过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会议
目的:通过不同途径以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制备小鼠COPD模型,进行评价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用C57BL/6小鼠探索三种不同的造模方法,分别命名为弗氏佐剂组、滴鼻组、腹注组.弗氏佐剂组小鼠于第1天腹腔注射100μlCSE与100μl弗氏完全佐剂混悬液,后每隔10天鼻内给予50μlCSE至51天.滴鼻组第1天至51天每隔10天鼻内给予50μlCSE.腹注组同样时间点腹腔注射100μlCSE.各自
会议
目的:通过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于慢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报告1例慢性嗜酸性肺炎的病例,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过程,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慢性嗜酸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诊疗经验.结果和结论: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进行性活动后气促,曾诊断为哮喘及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经反复抗细菌,舒张气道等治疗后症状及病灶加重.胸部CT示
会议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过量堆积.本研究拟探讨分泌型细胞因子Periostin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1)检测NAFLD小鼠模型(HFD、ob/ob、db/db小鼠)肝脏中Periostin的表达.(2)在HepG2细胞和小鼠肝脏原代细胞上给予重组Periostin蛋白处理,检测细胞脂质沉积的改变.(3)通过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腺病
会议
目的 肝脏内脂肪酸沉积会激活促炎信号通路例如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Toll样受体4通路.1,25(OH)2D3可以下调TLR4的表达,为改善肝脏损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因此,我们对1,25(OH)2D3改善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组)、小剂量1,25(OH)2D3干预组(L组,0.
会议
目的 近年研究证实维生素D与脂肪异位沉积密切相关.体内雌激素减少与绝经后女性体脂分布异常有关,主要表现为腹部脂肪的聚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体脂异位沉积于肝脏的表现.因性别及绝经状态都是影响维生素D的因素,故在绝经后女性中探讨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腹内脂肪及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6~8月451例参与上海市肥胖研究且均接受过腹部磁共振和腹部超声检查的绝经后女性(年龄为45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