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研制及其对人牙髓细胞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第三届年会暨2014全国纳米生物与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ngna9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该文分别以对叔丁基苯酚、对(1,1,3,3-四甲基-4-丁基)苯酚以及对壬基酚为原料,采用合适的合成反应条件,合成了二(2-羟基-5-对叔丁基苯基)甲烷、二(2-羟基-5-对辛基苯基)甲烷和二(2-
GSTP1(GSTπ)是人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一种重要的活性亚型,因其首先在人体胎盘(placenta)中被克隆而得名。GSTP1在多种肿瘤组织细胞和转化的细胞株中丰度极高,且与
  近红外荧光,特别是波长位于1000-1350nm的近红外二区荧光,由于活体组织对其具有较低的吸收和散射,因此在活体影像研究中具有高穿透深度,高成像信噪比等优点。我们基于对无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