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力量训练对衰老大鼠血液凝聚功能的影响

来源 :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衰老大鼠进行抗阻力量训练干预,观察血液纤溶系统功能及血小板的激活的变化,为抗阻力量训练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1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600~1 000g.喂养至18月龄,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30%最大负重运动组、50%最大负重运动组、70%最大负重运动组,每组8只.运动组进行尾部负重跑台抗阻力量运动,跑台倾斜35°放置,跑速15m/min,每次跑15s,间歇休息30s,循环4次后休息3min,此为1组,跑3组为一个循环,每天跑2个循环,2个循环间歇10min.适应性运动1周后进行正式训练,隔天进行一次,持续训练8周后,所有大鼠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方法测试血清中PAI、MCP和TPA的含量.结果:衰老大鼠进行8周不同负荷抗阻力量训练后,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无负重运动组、30%最大负重运动组和50%最大负重运动组血清PAI有显著性降低(P<0.01;P<0.01;P<0.05);血清TPA也均升高(P>0.05;P<0.05;P<0.05);血清MCP均显著降低(P <0.05;P <0.05;P<0.05).与无负重运动组相比较,70%最大负重运动组血清PAI显著升高(P<0.05);30%最大负重运动组TPA显著升高.结论:无负重运动、30%、50%最大负重运动能激活衰老大鼠纤溶系统功能,有助于降低血管内的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同时降低血液中血小板趋化因子,有助于延缓血管壁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硬化的发生.抗阻力量训练通过改善血液纤溶系统功能及血小板的激活,有助于防治衰老进程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Aim:We generated rats with severe liver damage caused by obstructive jaundice model, Thirty-six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bstructive jaundice group, embryonic stem cell
目的:针对陕西省女子赛艇优秀运动员完成水上划桨过程中和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肌肉工作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便诊断与评价专项力量训练对完成水上划桨主要参与肌肉所起作用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为陕西省女子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主要运用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对陕西省16名女子赛艇运动员完成水上划桨动作和专项力量练习的动作进行测试.现场采用1台摄像机(CASIO-fh25,120Hz)拍摄运动员完成比
目的:研究运动和能量负平衡状态对处于快速生长期雌性大鼠骨生长的影响及其产生机制,以为进一步研究少年儿童时期的营养方案和运动健身方法奠定基础.方法:4周龄wistar雌性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运动组、限食组、限食运动组,每组8只,限食组和限食运动组的进食量为对照组的80%,运动组和限食运动组每周进行持续40分钟的跑台运动,干预手段实施11周,取血液、肌肉、肝脏、骨组织测定大鼠血浆E2、
Objectives:It is well known that insulin resistance is an indicator of hypertension and reduces vascular endothelium-dependent relaxation subsequently;consequently, the later makes the hypertension co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变化,探讨灌服壮阳复方中药制剂对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运动组和运动服药组,8周后将3组大鼠分别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组8只,分别于安静状态下、定量负荷、力竭即刻、力竭恢复12小时4种状态处死并记录力竭时间.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定MDA、SOD和GSH活性.结果:1)安静状态下各组之间心肌组织MDA含量都没有显著性
目的:探讨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原花青素(OPC)对于递增负荷运动后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180~220g,每笼6只,自然昼夜节律变化光照,食物与水自由摄取.随机分组法分为9组:2周安静对照组(C2)、2周单纯运动组(S2)、2周补充OPC+运动组(OS2);4周安静对照组(C4)、4周单纯运动组(S4)、4周补充OPC+运动组(OS4);6周安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形式对生长期大鼠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的影响,为青少年选择正确的身高助长运动形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测定一次性力竭运动、28天耐力运动和间歇运动三种运动形式下,生长期大鼠血清GH、IGF-1和GHBP及腓肠肌IGF-1水平.结果:这些运动形式都可使即刻血清GH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一次性力竭运动可使GH水平升高(
目的:通过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原花青素(OPC),观察对于NADPH氧化酶亚基p67phox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180 ~ 220g,每笼6只,自然昼夜节律变化光照,食物与水自由摄取.随机分组法分为9组:2周安静对照组(C2)、2周单纯运动组(S2)、2周补充OPC+运动组(OS2);4周安静对照组(C4)、4周单纯运动组(S4)、4周补充OP
目的:通过体外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并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处理不同时间,检测不同条件下细胞培养液内IL-6、TNF-α蛋白水平,探讨低氧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分泌IL-6、TNF-α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层并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以密度(5.5 ~7.5) ×105细胞/ml将细胞接种于48孔培养板中.实验设1%、4%两个低氧浓度和3h、6h两个低氧处理时间,1%和4%氧浓度环境处
目的:应用选择性阻断剂5-HD来探索Mito-K(ATP)在运动预适应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64只,体重112.6+ 16.5g,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组、对照模型组、高强度模型组、高强度抑制组、中强度模型组、中强度抑制组、低强度模型组、低强度抑制组.各运动组及抑制组行跑台训练8周,第1周为适应性训练,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60分钟.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方案:缺血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