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块茎休眠和发芽的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来源 :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其块茎的休眠和发芽对于马铃薯的栽培、块茎生产和加工工业都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细胞生物学、生理及分子调控等方面综述了马铃薯块茎休眠和发芽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块茎休眠调控和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固定床吸附和反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马铃薯粉对乙醇-水体系的吸附性能和扫描电镜观察马铃薯粉在吸附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70~140℃,马铃薯粉对乙醇和水具有较强的吸
题记:同村同姓把我叫叔的小伙子拜金仓2012年6月9日在天山脚下为救落水汉族小女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读着报刊上他英勇救人的事迹,我为晚辈中能有这样
本试验项目从2007-2008年分两年两地两种设计方案实施。每年两地按照同一设计方案开展各项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①室内微型薯在网室里种植,加灭蚜防病措施。无论在黄土高原
会议
为提高生马铃薯粉的糖化效率,采用60Co-Υ射线对其进行辐照处理。结果表明,生马铃薯粉的溶解度、还原糖含量、对酶作用的敏感性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经400kGy剂量处理后
CTAB法提取人参总DNA,经检测、纯化后获得符合导入条件的DNA(OD260/230nm=1.8,OD260/280 nm=2.0);马铃薯愈伤组织打碎过滤的小细胞团作为受体,浸泡共培法导入人参总DNA,得到
以从美国引进的338份马铃薯材料为试材,利用10个毒力不同的晚疫病菌株对其进行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当接种包括强毒性茵株J(含1,2,3,4,5,6,7,8,9,10,11小种)在内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CIP从秘鲁和玻利维亚及周边国家收集了142个野生马铃薯种的2118个品系以及7个栽培种的4640个品系。与此同时,CIP对这些进行了分类和鉴定,从中筛选出抗病毒
会议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是成胁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已经大范围存在,并已威胁到马铃薯生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研制的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本文首次提出了能源型马铃薯品种的概念,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高产、高淀粉舍量、直链淀粉比例高以及良好的适应性是能源型马铃薯品种必须的特性。并就能源型马铃薯品种的育
会议
国际马铃薯基因组项目正致力于全面解读马铃薯全基因组的遗传密码并取得重大进展。目前用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的方法已经发展出多种,其中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