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技术辅助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的应用。作者首先总结了空间信息技术的特点,概括为信息获取的客观性、信息定位的精确性、信息管理的灵活性、信息分析的空间性以及信息表达的直观性;然后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对技术方法的需求,涉及文化遗产调查与识别的需求、文化遗产规划与管理的需求、文化遗产展示与发布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将空间信息技术的特点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相结合,以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南方丝绸之路邛崃段遗产廊道保护研究、党家山村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为例,从文化景观保护研究、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遗产廊道保护研究、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最后,结合云计算、物联网、无线通信、移动终端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智慧颐和园"规划的总体框架为例,对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智慧化两个方面。
其他文献
以职业为导向已成为国内各大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新型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是培养新型人n才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快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明的实物见证,记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可争辩的说服力和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如何采用新技术、新手段记录留存古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旅游美学”是一门集历史、文化、心理、美学于一体的课程,为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提n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本文以“旅游美学”为例,中国大学 MOOC 平台为基础开
红色旅游资源对民众能起到坚定信仰、增强动力和精神指引的巨大作用。加大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积n极构思和设计合理的红色旅游线路,优化和完善红色旅游产品,能够充分发挥红色旅游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遗产保护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门社会科学。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社交网络、移动终端
近年来,开封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得开封市乡村旅游的发展n受到直接影响。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自由并在短期内影响人们的出游欲望,这使得开封
  由于上千年的腐蚀破坏以及近年的不当保护,沧州铁狮子已经开裂为20余块.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开展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
会议
克难坡,是我们经过的唯一的山西省境。在抗战前,这里只有三户人家,现在却成了山西省政府与战区司令长官的驻在地了,因而带来了相当密集的人口——然而也不过一万多人,几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