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电网220KV变电站卫生学调查初析

来源 :第二届电磁辐射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ei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江西电网4个供电局的4个220kv变电站电磁场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为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84kv/m,磁场强度最大值为190霻.并对此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健康状况、血液细胞学、心电图、电解质、心肌酶谱、胆碱酯酶、儿茶酚胺、CO2结合力等项目检测,设健康人群对照组.发现并证实了高压工频场强所导致神经衰落综合症的现象确实存在.发现电解质k+、Na+、Mg2+、Ca2+、CI-增高,心肌酶谱CK、LDH增高,生化检查CHE、AKP增高,有统计学意义.这既为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反映了电磁场对人体的亚临床改变.其中,CHE增高为国内外首次发现.
其他文献
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功能抑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极低频磁场(ELF)对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对小鼠骨组织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10mW/cm的微波照射小鼠,通过观察骨组织中微量元素水平的改变及药物的影响作用,探讨对微波照射小鼠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微波组骨组织中微量元素Ca含量和Zn含量明显下降(P<0.01),Cu、Fe和Mn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照后力必多浸膏组与微波组相比,其骨组织中微量元素Ca含量和Zn含量升高,且接
本文研究了在50Hz,20高斯(G)磁场下,豚鼠的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磁场由Helmholtz线圈对产生.总共应用了19只体重在250-300gr的豚鼠.10只豚鼠暴露于磁场下,每天暴露4小时,一共暴露5天.9只以相同方式处理,但未暴露于磁场下,并且作为对照.脾细胞的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通过自然抗念珠菌比色指数以体外实验来测定.应用M-W U(Mann-Whitney U)检验作为统计
目的:研究50Hz工频磁场对细胞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APK/JNK)的磷酸化及活性的影响,以探索工频磁场生物效应相关的细胞信息转导机制.方法:对分别经两个不同强度的工频磁场作不同时间辐照处理后的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并比较胞浆中SAPK磷酸化程度的变化.随后以固相激酶检测法(solid-phase kinase
对于在无线电频率(RF)和微波EMF下工作的人员的安全来说,报警装置和仪表是必须的.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指出:如果没有人处于场中,那么必须显示出相应的场强.因此,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人体的存在对电场和磁场各分量的影响有多大.为达到此目的,应用计算机进行了大量的计算.通过获得的结果,研制了用于个人安全的场强仪,较之以前的方法,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电磁波生物学非热效应的机理研究是当前该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电磁波与生物系统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可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不同的靶部位,但均与某些相同的频率相关,基于此,提出电磁波生物学非热效应机理的广义谐振理论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讨论.
径向波导器系统适合于在射频和微波频率下大量样本的暴露.目前主要用于观察移动通讯信号对体内实验中的啮齿类动物的生物效应.受生物体大小的影响,如果波导器的横截面超过波长的一半,就会产生一个不必要的麻烦.那么,高阶的波导模式就会传播,从而造成暴露场的不可控制干扰.本文探讨了抑制高阶模式影响的两种方法.这些措施用于一个与实验有关的暴露系统,在890MHz下实验是使用了24只Wistar大鼠.在整个笼子体积
这篇论文描述了不同的实验,包括在微弱无线电频率EMF下的生物学系统暴露.我们重要考虑的是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生物学方面的问题.
1998年11月,WHO开始对世界范围内的电磁场EMF标准实施统一,有45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参与了此项国际EMF计划.这样本计划将许多国家团结在一个合理的有逻辑的程序内,更好的对与EMF暴露相关的健康危险进行规定,促进对暴露限值和其他控制措施的统一,从而为所有人提供相同水平的健康保护.
1991年发表了关于人体暴露于无线电频率(RF)电磁场(EMF)下(3kHz~300GHz)的IEEE安全等级标准(C95.1-1991).1992年美国国家安全学会(ANSI)采纳了这个标准,因此被引用时也作为ANSI/IEEE C95.1-1992.1999年4月公布了一个新版本,在标准中加入了一些修改的定义和技术细节.然而暴露限值的确定主要依据于1986年以前发表的科学信息.因此现在应对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