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平喘补肾颗粒治疗141例支气管哮喘中度持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清肺平喘补肾颗粒对141例支气管哮喘中度持续且属肺热痰伏.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选取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属于中度持续,且中医证型符合肺热痰伏肾虚证的患者144例(治疗组:对照组=1:1,各72例),研究过程剔除3例,故总例数为141例,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71例.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50ug/250ug,每日两吸治疗,试验组则加用清肺平喘补肾颗粒口服,每日1包,分两次服用,疗程为12周.观察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哮喘生命质量评分(AQLQ)、哮喘控制水平、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变化.结果:(1)从第10周起,试验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降低比对照组显著(P<0.01).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提示试验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4.5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试验组和对照组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较基线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第12周时试验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试验组哮喘控制率78.57%,对照组哮喘控制率50.7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有提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平喘补肾颗粒治疗哮喘中度持续且证属肺热痰伏肾虚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提高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其他文献
对100名中西医结合领军人物进行调查走访,结果表明:(1)中医学习西医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已形成完整的学术梯队,但西医学习中医出现人才的断档。(2)领军人物中取得博硕士学位的占45%,表明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3)领军人物中有留学经历的占21%,表明加强国际交流是培养中两医结合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4)重视临床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人才的特色所在,但近年来中西
自上世纪50年代中央倡导中两医结合以来,中两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中国医学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巨人贡献。新形势下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仍有特殊意义。在充分认识中西医结合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中西医结合事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
证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之一。证的规范化研究是发展中医学理论、提高中医药疗效,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证的规范化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循证医学己经对科研思路与方法的原则做了明确的、科学的论述,用循证医学的观念来指导证的规范化研究,必将对深化中医学证的研究,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的:观察在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等基础治疗同时,予中药颗粒剂“保胰汤”灌肠的临床疗效。肯定灌肠给药途径。方法:选择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14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保胰汤”保留灌肠,1日1次。疗程为7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肝功能(ALT、AST、r-GT)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第1天就能首次排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
本文介绍刘教授诊治食管癌患者前后经过,分析疗效显著的根由在于牢固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脏腑为中心,辨证施治,灵活用药。
由于社会步入老年化,以及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变化,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呈上升趋势。本文阐述了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认识、有关病机及辨证、临床治疗、方药的使用等问题。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嘲定加椎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8例患者,男2l例,女17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2.4岁;病程5月~16年。临床表现:单纯顽同性腰痛6例,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痛32例,伴间歇性跛行20例,伴下肢麻木18例。下肢麻木18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例,跟腱反射减弱15例。 患者取俯卧位,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以滑脱间隙为中心,取后正中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治疗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未作过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IIIa一Ⅳ期)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8岁。既往未接受过化疗及放疗。口服卡培他滨联合补脾消瘤方21d为1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21例病人均完成治疗,目前有4例死亡,无化疗相关性死亡。不良反应按NCI常见毒性评价标准评定,均为轻到中度,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及威高颈椎前路带锁钛板固定。结果: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15例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良好,无钛板螺钉折断滑脱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用颈前路钛板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减压复位,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特别是起到即可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行石
围绝经期是妇女必经的生理过程,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过渡时期,由此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上的月经不规则或闭经,潮热出汗、心悸抑郁、易怒失眠、关节疼痛、阴道干燥。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与此同时,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当更年期发生内分泌和代谢变化,均可反映到皮肤上出现一系列绝经期相关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有瘙痒、神经性皮炎、老年性女阴瘙痒、黄褐斑、脂溢性皮炎、感觉异常等。本文介绍了围绝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