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东南缘-扬子西缘构造转换带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来源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50百万间的印度-欧亚板块持续碰撞、挤压形成了如今的青藏高原.在高原的抬升过程中,其内部物质在挤压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向高原边缘及邻区运动,造成了高原的侧向生长.现今的GPS观测已证实高原地表物质正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作顺时针旋转,但对于岩石圈深部物质究竟以何种形式运移和变形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人们先后提出诸如"刚性块体挤出"、"岩石圈连续流变"、"下地壳流"等多种动力学机制,但对于何种机制起主导作用仍没有达成共识.在中下地壳深度,三维电阻率模型揭示了三个显著的电性异常体,有地球物理研究显示,内区的地壳同时具有高波速、高Vp/Vs速度比、高密度等特征。这些异常均可能与峨眉山古地慢柱活动所引起的岩浆底侵作用有关。地壳流模型认为从高原内部中下地壳流出的弱物质在向东流动的过程中被坚硬的四川盆地所阻挡,转而流入高原东南边缘及其前陆,造成了地壳增厚和地表抬升。这意味着在高原东南缘的中下地壳中应该存在广泛分布的、连续的低阻弱物质层。
其他文献
大地电磁测深法(MT)是以天然交变电磁场为场源,研究地下电性结构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成本低廉,操作轻便,勘探深度较大,且不受高阻层屏蔽,对地阻敏感等优点,在野外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预报、油气勘探、金属矿物探测中.本文设计了均匀半空间和层状半空间下的无地形、地堑地形、地垒地形等条件下二维地质模型,分别对正演合成数据在TE+TM联合模式下进行了二维反演,得到对应的反演剖面,并分析了地形起伏对MT探测结果
本文实现了电导率任意各向异性介质的大地电磁三维自适应矢量有限元正演模拟.地电模型通常由层状背景结构中嵌入一些电导率块,每个块和层的电导率是一个3×3矩阵张量.大地电磁场满足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可以采用自适应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自适应有限元算法能够模拟复杂地质结构(如地形和倾斜界面等),将模拟区域离散为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采用全局后验误差估计来指导网格细化,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数值解.采用直接求解器MUMP
大地电磁法(MT)是一种通过测量地表天然变化的地电场和地磁场来推断地球内部电性特征分布的地球物理方法,利用不同频率电磁波的趋肤深度不同可以达到测深的目的.在正、反演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以二、三维各向同性问题和二维各向异性问题为主.然而,地下的实际电性特征分布往往是三维的、各向异性的.本文从张量电阻率参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采用交错采样有限差分方法实现了三维任意各向异性介质的大地电磁响应的数值模拟算
对大地电磁各向异性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OBrien和Morrison,1967),Reddy和Rankin(1975)首次使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二维各向异性模型的MT响应;但之后较长时间的发展相对缓慢.Pek和Vener(1997)使用有限差分法提出了针对二维任意各向异性模型计算的算法.Li(2002)通过有限元法解决了相同的问题.Martinelli和Osella(1997)使用Rayleig
以各向同性介质为基础的电法勘探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然而地下介质的电性各向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其对地电场分布的影响与各项同性介质不同且这种差异不可忽视,这就导致观测数据解释的很大偏差甚至难于解释.目前在直流电各向异性正反演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以二维各向异性问题(Pain等,2003;Yan,2013,2016;Wiese等,2012,2015)为主.本文以张量电阻率为参数的稳定电流场的基本方程出
海洋潮汐电磁场具有场源分布明确稳定,空间频谱丰富等特点,相关研究表明该信号可以有效反演出全球海洋岩石圈及上地幔一维层状电性结构(Grayver et al.,2016).有理由认为这种信号的海底观测能为区域海洋岩石圈及俯冲带构造提供新的电性约束.目前相关模拟工作多基于积分方程法研究全球一维层状结构,但对三维区域结构而言,有限差分法更加灵活.本文将采用球坐标系下的三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分别在全球和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大地电磁场数据处理(静位移校正)和三维反演解释的综合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普通PC上完美运行,基本没有硬件要求,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通过三维实测数据反演示例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模型约束目标函数的构建方法常用的有:最小模型约束,最平缓模型约束和最光滑模型约束,三种模型参数的稳定性依次增加(王家映,2002).在实际资料处理过程中,发现利用传统的基于光滑模型约束的反演方法,反演过程稳定,但获得的结果往往不能清晰刻画地下电性结构的边界.利用最小模型约束可获得较尖锐的电性边界,但反演过程不稳定,依赖于初始电性结构.目前,基于级联反演的处理方式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其中,Myer
可控源电磁法(CSEM)是一种重要的地电磁勘探方法,通过引入人工场源从而大大改善了观测信号质量,使得其具有分辨率高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金属矿、地热、水文、环境等勘探领域(Kalscheuer,Kuvshinov et al.2012).本文从传统积分方程法一般采用近似积分公式、简单矩形网格和近似的奇异性体积分计算技术,制约了体积分方程法处理复杂地下异常体的能力,降低了计
结合相位张量与阻抗张量分解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维性分析,表明该区域数据的局部三维性较强。因此,本研究进一步通过三维NLCG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内岩石圈三维导电性结构模型。通过对岩石圈二维及三维电性结构模型进行综合对比,并结合研究区内其它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地块电性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二维及三维反演模型都体现出一致的分块特征;二维与三维反演模型共同揭示出西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