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中的作用

来源 :2005中日脑瘫学术交流大会暨康复新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CBTX-A)联合康复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性瘫痪患儿,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组Ⅰ,30例,单纯康复治疗组:组Ⅱ,30例,康复治疗联合CBTX-A局部注射治疗组.治疗观察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患儿屈曲度、步态等临床指标,并进行t检验,计算p值.结果:康复联合CBTX-A局部注射治疗组(组II)较单纯康复治疗组(组Ⅰ)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CBTX-A局部注射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性瘫痪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对张仲景创制的方剂衍生及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张仲景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组方配伍方面非常严谨缜密,大多数方剂用药精练,很多方剂历经漫长历史沿用至今不衰,后世医家在书中某些名方的基础上,通过加减化裁又研制出很多新的成药。
本文在引入现代分离科学新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分离"是中成药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从"中药分离目标的选择与确定"等方面,探索现代分离科学与中成药现代化的相关性,进而阐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分离系统工程的内涵与意义.
本文对老年中风服用安宫牛黄丸进行了用药观察。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良药,无论中医西医对他的疗效公认不违,也是人们最受欢迎的急救之宝之一,但应注意合理用药。
病毒性心肌炎(VMC)及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DMC)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多发病.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也无国际统一标准,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至今国内外对两者无特殊的治疗手段.少数病毒性心肌炎的肌炎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炎,后者病死率高,以往5年生存率约为50%左右,最近的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如心脏移植、心肌减容术在
目的:探讨百令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行5/6肾切除术.根据术后3周血肌酐(Scr)值分为手术模型组、天然虫草组(2.0 g/kg·d)、百令治疗组(2.0 g/kg·d)和百令高剂量组(3.0 g/kg·d).第二次术后4周开始给药,治疗1月后检测Scr、尿素氮(BUN)浓度,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
目的:评价各种血液净化疗法对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ARF、CRF)、ARF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药物毒物中毒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日本东丽TR-321型血透机,Nipro FB-70、90、110透析器对42例ARF、CRF患儿进行HD181次;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1例3次;应用TR-321血透机,爱尔(Aie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ESRD的主要肾功能替代疗法之一,自1923年Ganter首次将PD用于肾衰患者治疗以来,尤其是70年代Tenckhoff管的发明和1975年CAPD技术应用于临床以后,腹膜透析的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使腹膜透析在全球得以迅速开展.大量的研究发现腹膜透析的长期存活率与血液透析相似,甚至其2~3年的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优于血液透析患者,但腹
变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又称为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常见的由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可由广泛运用的许多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利尿剂等引起.药物所引起的非变态反应介导的肾脏急性小管间质性损害,如直接的毒性损害等,不属于变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药物引起的变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表现为发热、肾功能损害和皮疹.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肾病则多数没有过敏反应的表现,表现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是其有别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是儿童严重致残重要的原因之一.有关资料统计,国人脑瘫发生率为1.8‰~4‰.目前,全国有31人万例脑瘫患儿,并且每年新增长4.6万例,脑瘫的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
本研究着眼于膝关节本体感觉(膝关节的阈值及位置觉)及膝关节周围肌力(伸膝转矩·屈膝转矩),并以分析两者间关系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