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临床上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椎管内占位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进行两种检查,观察椎管内占位MRI影像的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方式在椎管内部占位的应用效果.结果:MRI影像对椎管内占位的诊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椎管内占位性病变部位的不同,MRI影像的强化特征和信号强度也各有差异,是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结论:MRI影像对椎管内部占位病变的诊出率较高,基本能对发病部位做出正确的诊断,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诊断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因素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某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基础情况,病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X射线检查,得出膝骨关节炎的影响因素.结果:膝骨关节炎患者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劳动强度以及不同体质量患者的膝骨关节炎检出率存在相对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关节炎的影响因素
目的:根据胸中段食道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术后放疗适应症与放疗范围.方法:收集本院胸中段食道癌根治手术病例204例做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找寻传统二野与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清扫术式的淋巴转移特点,为术后放疗靶区勾画提供依据.结果:传统二野清扫术淋巴结转移率32.1%(27/84),淋巴结清扫个数均值10.4(874/84),现代二野三野清扫术淋巴结转移率56.7%(68/120),淋巴结清扫个数均
目的:探讨了解脑梗塞合并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某院46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患者确诊为脑梗塞合并癫痫,其中大面积脑梗塞22例,脑叶梗塞13例,其他部位梗塞6例.结果:全面发作占22例,部分发作14例,其他形式发作5例;脑电图异31例,正常1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早发型癫痫占8%,颞叶梗塞患者复杂部分性癫痫占38.5%.结论: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梗塞部位靠近皮层,梗塞发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导乐分娩镇痛仪对缩短产程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产科接受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依据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就常规分娩(对照组,n=100)与导乐陪伴联合分娩镇痛仪分娩(观察组,n=100)对缩短产程及母儿结局影响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
目的:评价Glasgow Blatchford评分(GBS)系统预测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分层的价值(UGIB).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回顾性分析,将2年内急诊科可疑UGIB患者纳入分析.患者:根据GBS系统分为两类:高风险(>2)和低风险(≤2).结果:总共12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92例归类为“高风险(>2)”、28例为低风险(≤2);低风险组患者无需要紧急内镜下处理的病变,应用GBS量表进行敏感性
目的:分析并探讨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研究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从2013年10月18日至2015年1月18日期间选取的疑似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将120例疑似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将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冠脉造影结果阳性视为冠心病,计算出动态心电图监测法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结果:冠脉造影
目的:评价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胃肠镜、超声内镜诊断起源于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患者89例,壁层肿瘤76例,腔外压迫13例.直径≤1.0 cm的壁层粘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切除术,直径>1.0cm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肿瘤.结果:EUS证实13例为腔外压迫,64例为壁层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螺旋CT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螺旋CT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诊断,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病变以单窦腔为主,主要位于单侧上颌窦,且窦腔内呈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并伴随点状、斑状、条状钙化等.结论:采用螺旋CT和多平面重建
目的:对急诊手外伤术中应用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治疗的皮瓣成活率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30例急诊手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改良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分析,并探讨患者的皮瓣外形及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30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全部成功,皮瓣成活率为100%.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优19例,良9例,可2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对急性胰腺炎(AP)诊断及病情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05例AP患者病历资料;分别按照发病原因、病理类型和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分组;分别比较不同病因AP患者间PCT水平差异、不同病理类型AP患者间PCT水平差异和不同严重程度分级AP患者间PCT水平差异.结果:不同发病原因引起的AP患者之间血清PCT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胆源性AP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