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管道失效数据库的建设及对我国管道风险管理的启示

来源 :第二届中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交流暨标准宣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th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管道定量风险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瓶颈正是缺少一套基于国内管道历史数据的失效数据库.介绍了加拿大、美国、欧洲、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管道失效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了我国目前管道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积极立法、统一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并加快建设管道失效数据库.
其他文献
30万吨/年润滑油高压加氢通过加热炉对流室改造,节约大量瓦斯,通过反平衡法计算改造前后加热炉的热效率.忽略空气和燃料显热,以1kg燃料燃烧为基准,计算出燃料的低发热值;记录DCS画面预热器的排烟温度,查该温度下各组分焓值,计算出排烟损失;实际测量加热炉各部分表面温度,计算出炉子散热损失,最终计算出改造前后F101热效率.
克石化EMS系统基于Aspen Utilities工程软件搭建模型,该模型涵盖炼厂主要公用工程蒸汽、燃料、电力、氢气和氮气等系统以及相关的工艺用户.模型作为一个在线开环优化系统使用,可以实时为克石化的工程师提供公用工程生产优化建议,持续改善日常操作,持续降低操作成本.模型作为闭环使用,可以为生产计划部门提供排产优化.
燃煤管理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工作,燃煤成本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标准煤耗和标煤单价上、间接体现在设备维护成本、环保投入成本等方面.本文从燃煤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煤耗、标煤单价的重点因素及降低煤耗、标煤单价的优化措施,2010年热电厂吨蒸汽标煤耗分别比2009、2008年下降0.66克/吨、3.87g/吨.
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集输系统逐渐偏离原始高效区运行,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升高.为降低集输系统能耗,挖掘集输系统的节能潜力,运用水力、热力学原理及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集输仿真评价及优化系统,通过工艺仿真、能耗评价,对集输系统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实际改造项目.其中,针对L341站外管网优化,运用仿真评价系统对站外管网能耗进行分析,将双管掺水及单管停掺的改造方案进行对比,以能耗最小为目标,确定以
设计一种集机油回收,杂质过滤和循环利用为一体的机械装置,该装置将柴油机机油回收、循环利用和杂质过滤等步骤统一控制,形成了系统,简便了操作程序,解决了以往机油回收、过滤的难题,所设计的循环利用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并具有可推广的价值.
介绍了在管道加热炉炉膛内安装高能辐射罩的试应用情况,对不同测试负荷下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加热炉采用高能辐射罩的技术性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加热炉安装高能辐射罩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加装高能辐射罩的加热炉节油率明显,也提高了加热炉的热效率.
为了解决中国石油锦西石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蒸发段严重变形导致多次泄漏停工问题,同时提高对高温烟气余热有效的回收.对余热锅炉进行了技术改造,重新设计锅炉的汽包、水保护段、高低温过热器、减温器和蒸发段,同时增设固定旋转式吹灰器.结果表明,再生烟气全部进入余热锅炉,提高了烟气回收能力;提高蒸汽过热能力,中压蒸汽最提高了9t/h;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由216℃降低至198℃;没有出现换热管束泄漏导致
针对电加热技术高能耗的特点,以及油田生产成本不断压缩、生产成本紧张的不利状况,全球能源紧张,节能降耗的大趋势,研究并实施超稠油井、稠油水平井、稀油井节能降耗措施,既保证了油井正常生产,又大幅度降低了电耗,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双赢.
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控制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解决能源问题的重点在于能源控制和节能.抽油机节能技术研究在石油行业节能开发上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文章对鲁克沁油田稠油开采节能实践进行研究,通过对油田三年的测试数据综合分析和长期调研,具有针对性的为油田制订了环空掺稀、集中掺稀节电改造等十项采油工程及地面节电改造措施方案.两年的措施实践效果明显,综合年累计节电达486.33×104kW·h,累计增收节支1
详述了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生产技术及国内外相变石蜡的生产情况,介绍了石蜡作为相变材料具有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国内外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展望了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前景,并对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