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0028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手术室QCC品管圈相关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缩短留置针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效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留置针耗损率,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满意度。方法:应用QCC活动,形成留置针成功率持续改进圈,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发动头脑风暴分析出影响低年资护士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比较低的相关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实施改进后方案,最终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浅表性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微血管密度。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浅表性骨肉瘤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CD105及CD105-MVD的表达情况,并与13例良性骨肿瘤进行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侧弯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的护理.方法 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发生SMAS5例(男3例,女2例)其中3例发生于脊柱侧弯松解术后颅盆牵引过程中,2例发生于后路矫形术后.5例SMAS的病人的脊柱手术均顺利,术后5天左右发生腹胀,恶心和间歇性呕吐.呕吐物为棕绿色浑浊液体.5例经过禁食,胃肠减压症状缓解.
目的 探讨四骨道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对15例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进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 移植物采用同侧肢体的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腓骨长肌前侧半,编织成双束直径在7~8mm的移植物备用。关节镜监视下分别建立后外,后内入口,30°角关节镜从后内入口观察,后外入口进入刨刀清理暴露PCL胫骨止点。
目的 利用数字化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儿童足部畸形的三维模型,并探讨其在儿童足部畸形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例严重足部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对所有足部畸形的患儿入院后进行足部CT连续扫描,然后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 软件,利用逆向工程与3D 打印对患儿足部进行三维重建并制作出1∶1 大小足部畸形模型,在模型上进
会议
目的 评价3D打印技术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优势 方法 回顾性研究在从2008年3月到2014年6对我院收治的21例新鲜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前柱伴后横骨折5例,T型骨折3例,横行伴后壁骨折6例,后柱伴后壁骨折5例,双柱骨折2例。传统组11例,3D打印组10例。手术根据骨折类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髂窝入路+stoppa入路,stoppa入路,Kocher-Langenbenk入路,联合入路,评价两者的
会议
目的 对护理查房形式采用追溯法查房,研究、探讨提高通过查房提高护士专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一种查房形式。
目的 评价肱骨骨折微创钢板术后在术中内固定取出中对桡神经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求内固定取出术中桡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与因素,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会议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利用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后,加强修补后上方巨大肩袖损伤的方法与结果.方法:我科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长头腱近端加强修补治疗5例后上方肩袖组织缺损的巨大肩袖损伤患者.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54~67岁,平均62.3岁.
目的:将护理干预方法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我病房自2014年4月-2015年4月,共收治80-99岁髋部患骨折患者97例,接受手术治疗7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4例。术前有内科合并症者70例,这些高龄患者中合并1种病症者22例(23%),合并2种病症者例28(29%),合并3种及3种以上病症者20例(20%)。
研究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及其前内束(AM束)和后外束(PL束)与其骨性定位标记(胫骨内侧髁间棘、"overthe-back"缘以及胫骨平台前后缘)的距离.研究方法:选取18个经过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的不成对完整膝关节(左膝关节10个,右膝关节8个),均来自济宁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18个膝关节均无明显的关节退变,无明显外伤,关节内组织结构完整,分别于髌骨上、下方20cm处切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