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IR-ATR对醋酸镁气溶胶的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对醋酸镁气溶胶在加湿和去湿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醋酸镁气溶胶的红外光谱得知醋酸镁在低湿度下会形成胶态,因此造成传质受阻,使得醋酸镁在低湿度下失水和吸水变得缓慢。醋酸镁由胶态变成溶液的过程中出现反渗透现象。初步探讨醋酸镁气溶胶失水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其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不同。
其他文献
  通过水热的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配合物1[Cd2(L)2(2,2’-bpy)2](H2L=2-mercaptobenzoicacid)。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析可知,化合物1是一个由2-巯基苯甲酸桥连Cd(Ⅱ)离子沿
  探索了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硅基标准玻璃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测定铅同位素比值时作为固体标准物质的可行性。采用激光剥蚀四级杆电感耦合等离子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合物[Cd0.5(2,2-bipy)0.5 (C2O4)Cd(2,2,-bipy)Cl]n1,经X-ray单晶结构分析可知,配合物1是一个双核镉的二聚物,属
  对流层大气颗粒物参与的复杂非均相化学过程严重影响着区域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多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
  在1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上分别选取肿瘤部位以及距离肿瘤1,2,5 cm处的肠黏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进行检测,将四组光谱的峰位及相对峰强等指标进行比
  薄层色谱与红外光谱联用在分离和检测未知组分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但传统薄层色谱固定相硅胶、氧化铝等对中红外光吸收较强,影响分离后未知组分的检测。为此提出以不吸收中
  采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法检测了30例颌下腺肿瘤患者患病部位的体表皮肤和正常颌下腺对照位置的体表皮肤,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患者部位和正常颌下腺体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cellulose-g-GMA共聚物,随后开环聚合将四乙烯五胺(TEPA)引入到共聚物链中,成功制备了一种多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借助于二阶导数谱研究了黄芪原药材及其水提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红外谱图整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芪水提物中主要为糖类成分,而水提物药渣中则是
  双异步正交样品设计法(DAOSD)是在二维相关光谱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可用于研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用乙酸乙酯-乙腈/四氯化碳的实际体系来研究DAOSD方法的适用性。在一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