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542-5p在骨肉瘤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源性恶性肿瘤,大部分起源于青少年长骨的干骺端。在过去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截肢,目前是包括化疗和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随着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的发展,骨肉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已经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对化疗不敏感且预后不良,因此,亟待寻找新的化疗药物或者新的作用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对微创与开放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使用数据库和网上资源检索,再辅以手工检索,检中文检索词选: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开放;英文检索词选:minimally invasive discectomy, open discectomy, mircodiscectomy.纳入关于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RCT文献.采用Jadad量表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目的:胸腰段后凸畸形对腰椎的矢状面序列及退变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胸腰段后凸畸形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8例具备胸腰椎和腰骶椎正侧位X线片的胸腰段后凸畸形病例,利用E-Ruler软件进行cobb角的测量,就胸腰段后凸cobb角、顶椎的位置、腰椎的前凸cobb角、每一节段腰椎的Cobb角进行分析研究,并与2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相应比较;根据顶椎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年龄小于60岁;病理性骨折、合并有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及多发骨折患者;以及无法定期随访的患者。骨折按Evans分型。
研究背景:椎间盘组织工程不仅可以重建椎间盘的形态,而且可以再生椎间盘的功能。构建优良的生物支架材料是椎间盘组织工程面临的难点之一,目前常用的生物材料(如胶原、藻酸盐、透明质酸等),普遍存在生物活性低、降解物具有毒性或易于产生免疫反应等缺点,限制了其在椎间盘组织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探寻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作为退变椎间盘的修复载体迫在眉睫。
目的:观察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因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50min/次,2次/日;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30min/次的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强化训练20min/次, 2次/日。
目的 目前应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手术方式。虽然术中使用许多定性的判断股骨旋转畸形的方法,但是术后股骨的旋转畸形仍很常见。为此,我们使用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定量技术术中矫正股骨骨折的旋转畸形,以期了解该技术临床应用的情况,评估它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目的 探讨不同助行器材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防跌倒和假体稳定性的影响。旨在探索优化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助行方式,以提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腋式拐杖组(n=80)和框架式助行器组(n=80)。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桥式"Y"形血管吻合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Gustilo = 3 \* ROMAN \* MERGEFORMAT Ⅲ-B型小腿毁损伤保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2015年对于肢体严重外伤后伤肢仅仅残留一根主干血管或虽有两根或以上主干血管血管但因为伤肢创面周围有严重的炎性反应,创面附近找不到血管蒂可与皮瓣血管蒂吻合的临床病例62例。
研究背景:软组织肿瘤广泛切除后遗留的大面积皮肤缺损一直是肿瘤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的:评价新型皮肤外固定支架修复软组织肿瘤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骨肿瘤组接受软组织肿瘤切除的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0-65岁,平均58岁,随访25-50天。
目的 总结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足踝部,尤其小儿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4年12月, 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7例,女6例;年龄4~45岁,平均21岁。机器绞伤9 例, 电瓶车后轮卷伤7例,慢性感染创面3例,车轮碾压伤4例。病程 3h~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