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木霉菌及拟青霉粘束梗霉的培养特性

来源 :第三届海峡两岸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从东北白桦中分离鉴定出的绿色木霉菌(Trichoderna viride)和拟青霉粘束梗霉(Graphium penicillioides)在不同的环境因子温度、酸碱度和光照的条件下进行了培养特性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两种变色菌的生长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拟青霉粘束梗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绿色木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拟青霉粘束梗霉最适pH值为7,绿色木霉菌在pH值4、pH值5下生长最快.光照对这两种变色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明确绿色木霉TR9701对线虫的抑杀效果。方法:采用灰葡萄抱霉室内离体繁殖松材线虫后,以松材线虫为试虫进行了绿色木霉Tr9701抑制松材线虫发育预试验。结果:绿色木霉Tr9701有较强抑制松材线虫的发育和致死能力,且其对松材线虫致死与发育的抑制强度与其环境中绿色木霉Tt9701的菌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用绿色木霉制剂控制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是有一定效果的。
大量捕植螨饲育技术首先要克服寄主植物栽培、食饵(叶螨卵)供应及捕植螨饲育三大问题.本研究以无介质栽培寄主植物(花豆)、配合叶螨卵自动冲洗机及收集机的开发,以突破叶螨饲育、收获及分离卵的瓶颈,令叶螨的卵供应无缺及捕植螨的配方食物得以完成.发展清水水耕栽培及叶面施肥方法,除增加单位面积叶螨卵的收获量及成功率外,更节省人力与空间;另研发叶螨收获机及自动气流干燥机,增进叶螨卵的收获量及可利用率.发展平台多
为了解广西木霉资源,开发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广西北部4市8县(河池市的罗城和金城江、桂林市的永福和兴安、柳州市三江和融水、百色市的田林和乐业)的主要林区的木霉资源进行了调查,先后采集土样156份.对采集土壤进行分离提取木霉,采用形态学的方法进行木霉的鉴定,鉴定出木霉11个种,分别是深绿木霉、绒状木霉、长枝木霉、棘孢木霉、橘绿木霉、康氏木霉、哈茨木霉、黄绿木霉、绿色木霉、螺旋木霉、钩
壳寡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对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壳寡糖诱导枯斑三生烟草后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斑数统计的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对TMV的侵染有抑制作用[1].壳寡糖对普通烟体内TMV增殖也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的普通烟对TMV的侵染表现出高水平的系统抗病性,显症推迟4~7天,平均严重度降低82.9%.ELISA法和半叶法检测结果都表明壳寡糖处理的烟苗体内病毒浓度明显
来源于海洋虾蟹壳的壳寡糖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植物诱抗剂.本实验室应用酶解反应膜分离耦合技术制备得到壳寡糖,所得的壳寡糖聚合度为2 ~10,对烟草花叶病、油菜菌核病、辣椒疫病及木瓜花叶病等多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1,2],且已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形成了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我国绿色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先前我们曾建构会表现黄蝎镇定神经毒(Leiurus quinquestriatus hebraeus,LqhIT2)之重组病毒vAPcmIT2及vAP10IT2,分别利用早期启动子(p-PCm)及非常晚期启动子(p10)来表现蝎毒基因.重组病毒感染寄主后表现蝎神经毒,会造成幼虫神经麻痹停止取食致死.比较野生型的杆状病毒、vAPc-mIT2与vAP10IT2对拟尺蠖三龄幼虫之半致死浓度,含蝎毒的重组
为加强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工作,结合农业污染源调查,采用反馈性的普遍调查方法,于2008年l~5月在昆明市东川区8个乡镇进行“东川区生物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发放2 000份问卷,8次座谈,90次个别访谈.
本文探讨了中国杀草真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研究指出:中国已经从4株植物病原真菌中分离得到7种植物毒素化合物;弯孢霉毒素α,β-dehydrocurvularin是从马唐生防菌画眉草弯孢霉(Curvularia eragrostidis)中分离得到的真菌毒素化合物;长蠕抱菌素(helminthosporin)是从生防菌画眉草弯抱霉中分离得到的另一种毒素化合物;Brefeldin毒素是从百日草链格抱(A
中国果园害虫天敌资源极为丰富,仅山东省就查到92种,对害虫有重要的抑制作用。应加强对其保护利用,以便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治虫效能,尤其是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更显重要。保护利用天敌措施的制定,首先要查明本地果同害虫和天敌的主要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其次是要摸清主要天敌的生态特点,如天敌与害虫、果树、植被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最后要探明农药及农事操作对天敌的影响。本文从强化果园生态建设、配合农业栽培措施保
本文是毛壳菌(Chaetomium spp.)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拮抗性的筛选及其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利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从5个毛壳菌菌株L26、Y2-18、Y2-9、Y2-13、Y2-25中筛选出对灰霉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L26作为目标生防菌.菌株L26可显著抑制灰霉病菌孢子萌发,使其丧失萌发能力或产生畸形芽管,并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使灰霉菌菌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