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领域的课程价值研究:意义、范畴与方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F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实施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实施的效果如何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价值实现程度的判断上。近年来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行,对课程实施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加强,但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中似乎缺失了基于课程价值这一根本的上位尺度的考量。要正确认识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种种问题与矛盾,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对课程价值的关注,重视其在教师课程现形成、课程决策、课程资源选用以及学生课程观形成中的角色和功能,形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的新视阈,新课题 通过对课程实施中主体的课程价值认同、课程价值取向以及课程价值实现程度的研究,为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职学院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教学现状,全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作者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的教学现状入手,努力探索和思考,不断发现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大力进行各项改革措施;改革教材体系,增强教材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和
在“5·12”地震中,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学院党委果断决策和强有力的指挥下,学院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形成了“同心同德,恪尽职守,积健为雄,共克时艰”的学院抗震救灾精神。灾后,学院要继续保持自身的发展优势,实现新的长足发展,必须弘扬学院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推动学院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学院灾后实现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战
习惯养成教育对于高职生具有特殊意义,对于培养高职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是,目前高职生习惯养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习惯养成教育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积极探索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抓好高职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严格自律的习惯,人文修养的习惯和心理健康的习惯。要把握好正面引导原则,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电大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就一定要努力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其做法主要有: (1)激发学习动机,让学员将学习作为一种需要;(2)优化教学支持服务,让学员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3)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为学员插上腾飞的翅膀;(4)强化学员的成就感,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为了对远程教育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四川电大于2006年提出“课程导学导师制”并从秋季学期开始在直属部试点。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这种教学模式的适应性和认同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80%的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并自我感觉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得到学习上的帮助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分析了实训基地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实训基地建设既是当前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教学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要求。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高校与产业双赢的一些建设措施。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在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这一环节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和措施,认为应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毕业设计课题提前发放;实行师生双选制度;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学生在企业实习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加强管理的力度。
综述了中国近10年的高教改革发展,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近10年的高教改革进行了剖析,说明了高教改革必须按照高教发展规律,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对四川家具产业和四川家具设计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依托四川地方经济进行家具设计专业建设的一些改革建议。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2003-2007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人力支持与培训、普及应用、投入与管理等五项影响远程教育发展的因素中,人力支持与培训、投入与管理两项中反映的人力资源问题,是影响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就工程设计和现实条件两个方面对该问题的形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发挥好管理者领导力的引领作用和教师运用能力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