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诱导的CuO纳米片的自组装

来源 :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bo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独特的手性分子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手性识别、诱导金属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合成了N-(2-羟基十二烷基)丙氨酸,通过红外光谱、H1 核磁谱、圆二色谱、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究了手性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N-(2-羟基十二烷基)丙氨酸的缔合行为及其诱导CuO 纳米片的形成.结果表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其手性聚集体的圆二色性逐渐增强(Fig.1),并且可以较方便地诱导CuO 纳米片自组装.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与反应物CuCl2 的浓度比,可得到形貌较为均一的CuO 纳米片组装体(Fig.2),这种材料的有序组装与表面活性剂的氢键、手性结构密切相关.以上结果将为手性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可能,并将为其在手性药物的合成、拆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环糊精(CD)具有特殊的空腔和良好的稳定性,是一类可以区域选择性修饰的主体分子[1]。近年来CD 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它能
会议
  由于单层石墨烯(GR)片不可避免的堆积和聚集,其在电化学领域的优良性能通常受到很大限制.在GR 片层间插入其他材料是有效阻止其堆积和聚集的有效方法之一.另一方面,剥离
会议
  纳米材料由于自身具备的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被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而广泛研究.1 同时,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Fe,Co,Ni,Cu,Zn)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时表现出很高的
会议
  BiFeO3 作为一种经典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在多铁材料的研究领域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1]由于其作为少有的能在室温条件下同时表现出亚铁磁性和铁电性的材料,其磁电性能
  在多种金纳米结构中,星状及枝状金纳米结构因其具有特殊的多层结构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1]。我们利用吡咯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mpy-C12-mpy]Br2)作为包覆剂,通过抗坏血酸
  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AFIL)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作为酶电极修饰材料,均可提高修饰酶电极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能,若将AFIL-LDH 复合材料用于酶电极的修饰,将能弥
会议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同时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对新型清洁能源以及先进储能器件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长寿高效、绿色环保的储能器件应运而生.然
会议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TiO2催化剂,利用XRD 、BET、S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氨的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Pt的掺杂量、催化剂负载量等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反
  本工作以二价离子Cd2+、Pb2+、Cu2+为交联剂,双乳液法合成了小于200 nm 的海藻酸镉(Cd-Alg)、海藻酸铅(Pb-Alg)、海藻酸铜(Cu-Alg)纳米微球,用戊二醛活化后固定抗体分别
会议
  多孔碳微球因其比表面积高、几何形貌规则和粒径和孔隙可调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1].本文利用锌离子和苯甲酸钠的配位作用将有机配位化合物引入酚醛树